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二九八 瓜分波兰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4 05-04 03:39

所说的一切都是误会的理由,和谈继续,而李素在谈判桌上的表面让奥尔良公爵发现,这位中国亲王真的是有诚意的。

比如在至关重要的波兰割地问题上,普鲁士和瑞典一开始狮子大开口,要求割让所有现在已经占领的波兰土地,那几乎相当于波兰土地的五分之三,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李素立刻在谈判中斥责了这种漫天要价的行为,直言两国没有诚意。

这一切都是作秀给与会代表们看的,更是给波兰人看的。作为调停者,帝国要表现出公平的态度来。

在帝国了解了双方的底线之后,操作这场谈判就变的简单了许多,谈判只用了二十五就达成了基本协议,但执行却用了半年时间,主要是监督俄国、普鲁士两国从占领土地上撤军延误了时间。

就此,大北方战争以一纸《西津条约》宣布结束,条约所有签署国、调停国和监督国全都承认了乌克兰联邦的建立,只不过不承认其所占领的领土就是其疆域。

俄国从瑞典国内撤军,但得到了英格利亚地区,获得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但同时失去了南部的一些地区,整体上疆域损失了四万多平方公里,但新吞并的土地也有人口,战争期间大量波兰人逃亡俄国得到安置,人口一加一减的情况下,倒是没有多少损失。

瑞典方面损失丢掉了英格利亚,但却获得了波兰的库尔兰半岛和立陶宛地区的部分土地,疆域面积和人口反而增加了不少。

乌克兰是这场战争中收益最大的,虽然其领土并未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但已经完全吃到嘴里了,新生的乌克兰联邦拥有三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经过吞并波兰的普鲁士还要强大,只是因为只有二百四十万人口,只能算是成为欧洲的中等国家。

而普鲁士则是另外一个受益者,战前的普鲁士领土面积不到十二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二百三十万左右,在这场战争中吞并了西普鲁士、大波兰地区、马舍佐夫等地,就连华沙都进入其疆域,只不过按照条约,华沙以自由城市的形势存在,经过这场吞并,普鲁士领土面积达到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直接翻了一番,人口也堪堪达到了四百万,这还是大量波兰人口逃亡的因素。

波兰则是唯一受伤的国家,其丢掉了百分之三十五的领土和百分之四十的人口。

如此,大北方战争以波兰被瓜分的方式结束,俄国和普鲁士都借此登上了欧洲强国的舞台,而在帝国方面看来,欧洲的格局因为大北方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基本定型。

政治制度虽然是影响国力的因素,但本质上,国家的实力与人口和疆域直接挂钩。

欧洲有一个拥有两千三百万人口的法国,一千一百万人口的英国(不列颠和爱尔兰),一千六百万人口的奥地利帝国、一千两百万人口的俄国,而这些国家都注定会成为帝国在未来的竞争对手,幸运的是,即便这些国家联合起来,也不是帝国的对手,在帝国四十二年的时候,帝国已经是一个拥有两亿四千万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国。

幸运的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