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三六三 自由或战争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0 05-04 03:39

昭圭的研究发现, 李昭圭本人对印度斯坦帝国根本没有什么归属感, 终其一生,他都没有把自己视为印度人,在他个人的书信中,不只一次的表露出自己只是印度的一个匆匆过客的态度。

他的父亲李君度为了更好的统治印度斯坦帝国,皈依了天方教。当然,只是名义上,啃着蒜香排骨喊着臻主至大是他的生活。但李昭圭并没有,他尊重任何宗教,却没有皈依任何宗教。

在李君度统治时期,在次大陆北部上层流行的波斯语一度成为官方语言,有些华族二代都不会汉语了,但在李昭圭的坚持下,汉语再次占据了统治地位,不会汉语,根本无法在中枢当官。

李君度在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在阿格拉修筑自己的陵寝,而李昭圭却没有,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会在印度终老。

短短的十年统治,为李昭圭在后世印度历史上留下了第一仁君的美名,但这些后世者不得不承认,这位仁君的心,从未属于过印度。

如果倒回来去看,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李昭圭人生最重要的十岁到十八岁,裕王李君威实际扮演了他父亲的角色,虽然他的沉稳大气很像李君华,但性情和价值观更像自己的三叔。

他不把印度当成自己的私产,只是当成事业,尽最大努力而已。

林西塘甚至还提到,李昭圭因为改革失败,万念俱灰,想过在自己禅位给李昭奕或者李昭奕的某个儿子后,以什么姿态或者什么方式返回帝国,他甚至专门找了一个法律专家,询问自己这样的身份返回帝国是否符合帝国的法律。

这对于李昭圭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事,而李昭圭综合各方面信息得出的结论是,为了避免各方面尴尬,应该由太上皇或者帝国皇帝做主,把自己过继到裕王这一脉,这样皇室和英王一脉就都不会尴尬了。

而对于李昭圭的淡然态度,最满意的毫无疑问是李君华,他一直头疼一件事,如何说服自己的弟弟李君威。现在最好的理由出现了,人家李昭圭自己都不坚持皇位,你又何必坚持呢?

“李昭奕是什么条件?”在了解了李昭圭的态度后,李君威主动问道。

林西塘说道:“辅政王希望皇帝陛下禅位于他,成为印度斯坦帝国的太上皇,从此不再参与朝政。而辅政王保证皇帝陛下及其一家的安全和富贵。另外就是维持皇帝陛下主张的,两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和经贸往来。

帝国从此以后,不以任何名义干涉印度斯坦帝国的政治,而裕王殿下计划索拿辅政王之事,辅政王是裕王血脉之事,政变之事,全都当做没有发生过。”

“哼,好大的口气,他以为拿住昭圭,帝国就任他开价吗。他这一点诚意没有的条件,我是不予考虑的。”李君威立刻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皇帝与诚王对视一眼,诚王林君弘问:“这些条件印度皇帝陛下是否知道呢?”

“是的,陛下是知道的。”林西塘说。

李君华轻咳一声,冷冷问道:“林大人不会告诉我,昭圭同意这些条件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