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一零三 态势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8 05-04 03:39

的对象都是原始部落和一些小国家,虽然许多被合众国殖民乃至吞并的国家被冠以某某某苏丹国的名头,在历史书籍中也能找到这些文明古国的痕迹,但这些用他国文字,讲部落语言,技术落后,思想封闭的国家都算不得什么文明,他们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完善的政治制度,在合众国公民眼里,在元老院的界定中,他们属于野蛮人。

但随着扩张到一定的界线,周边的野蛮人势力渐渐被吞并,只剩下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各国这样的文明国家,而真腊就是一个文明与野蛮边界线上的国家,日本则更为典型,这一次倒幕战争就是一次试验。

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一两场战争根本不足以吞并一个拥有巨大基数人口、民族文化和完善政治制度的文明国家,但是却可以打开其国门,控制、影响其统治阶级,用时间、武力、政治手段和先进的文明、技术在这个文明国家打造有利于合众国的政权。

一开始可能只是亲华政权,对合众国友好而开放,后来可能就接受合众国的控制,成为保护国、藩属国,亦或者成为半殖民地政权,最终的目的还是控制部分统治阶级,为合众国统治这个国家,成为合众国的殖民地。

从日本的反应看来,这条道路完全是可行的,未来在安南、暹罗、缅甸可以尝试,甚至于在印度也可以,事实上,这还不是终点,阿海在向李明勋提交的报告之中,给这些文明国家的最终结局是被同化,然后成为合众国的行政区,彻底被吞并。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明这条路是死路,但李明勋在元老院直接宣布,殖民地是文明国家终极形势,不要意图同化和吞并一个文明国家,更不要将之视为本土,把人视为国民,这是李明勋作为穿越者的先见之明。

印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利益,在历史上,英国人对其的殖民统治一直非常成功,印度也是英国王冠上的璀璨明珠,一直到英国人的野心膨胀,以为真的可以同化、兼并,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结束,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地区后,修筑铁路、建立行政体系,发展经济,英国把印度当成了自己的地盘,直接导致英国在印度这块殖民地开始赔钱,原因很简单,管理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英国撤出前在印度修了六万里的铁路啊!搞笑的是,印度现在仍然是六万里铁路,真想当个印度统计局局长啊。)

高泽平三郎问道:“阁下,如今大陆战局如何了,我等局促于日本这弹丸之地,实在是不得音讯呀。”

阿海笑道:“东南局势不乐观呀,早在九月底,满清亲王岳乐就发动了对浙东的总攻,江南的清军强渡了钱塘江,而江西的清军则侧击了衢州,对仙霞关差点奇袭成功,如今衢州、金华和绍兴基本丢了,估摸着乌穆将军要退守沿海各城池了。”

“鞑靼凶狠,一时之败也是有的。”河原田兵卫宽解说道。

东南战场连丢了几个府,但军队倒是保持了完整,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是满清筹划三年的全力猛攻,攻击力度之强,物资之充沛,从未有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