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二一四 决战所在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8 05-04 03:39

败山东东番之主力, 才可有一线生机。

确定结盟之后, 清军大军从青州大营出,向安丘进发,而明军主力也从沂州出发,向安丘进发,双方决定在安丘会师之后,直击东番在山东的老巢青岛。

明清两国着急决战,李明勋却是一点也不着急,他接到的江南消息原本就比洪承畴和顺治接到的要全面,李君度攻占南京后的第五天他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而李君度还简单的向他报告了进军和招抚计划,李明勋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快速平定江南,断了明军的退路和明清两军的粮饷来源,毕竟淮安粮草大营与东南战区主力军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天险和军队了。

因此,在向伪明政权宣战之后,李明勋直接驳回了北洋战区那主动出击,各个击破的计划,命令全军全面后撤,放弃胶莱运河以西的所有城镇,坚壁清野,如果不是顾及登莱有三百多万百姓会受到敌军的威胁,李明勋甚至会把军队直接撤到青岛要塞区,利用那里的要塞把明清这几十万军队消磨干净,而不是去和两支军队公平对决。

当然,撤往青岛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李明勋是不会容许满清和伪明再度肆虐登莱,而且也不想失去这个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而促成李明勋主动迎战的还是洪承畴秘往青州,勾连满清这件事。

安全局在满清方面知道了洪承畴到了青州,见了顺治,但是同样的情报却没有在沂州获得,包括马吉翔在内的伪明高官都不知道这件事,由此,安全局和统帅部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判断,那就是敌军可能要逃跑。

江南光复,湖广空虚,三藩北伐,想与合众国决胜而不得,最稳妥的办法应该是把青州大营和沂州大营这两支精兵撤往北方,再徐徐图谋,纵然有冀鲁豫军管区的阻碍,纵然会有合众国主力追击,但总会可以把主力带走的,如果是在北方敌境纵深决战,李明勋宁可选择在胶东半岛一决胜负。

安全局甚至预计,伪明那些领兵的勋贵将领可能会直接诛杀明帝,再归满清,反正江南已经丢了,相对来说,还掌握华北的满清似乎更有前途。当然,这一切判断都是错误的,无论是顺治还是洪承畴,都想破釜沉舟,与合众国一决胜负。

李明勋最终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收缩防御,预设战场与清虏、明贼决一死战,而李明勋选定的战场则是胶莱运河以西的百脉湖地区。

百脉湖位于高密城以北,是胶河与五龙河汇聚低洼之地形成的浅水湖泊,除了夏秋多雨季节,其更像是一片方圆七八十里的沼泽地,从明中叶开始,本地百姓便大规模开发百脉湖,挖沟放水,垫土淤田,百脉湖的面积不断缩小,而合众国两度主政山东,为了屯田种粮,也是进行过开发,特别是深挖胶河河道,把百脉湖水引入胶莱运河,让这片湖泊彻底消失,只是在多雨季节,再度沦为沼泽。

百脉湖东北方向便是运河,东南则是胶州旧城和胶州新城,从胶州港到百脉湖,陆地运输仅有百余里,而春季开化之后,舢板小船便可以沿着运河直达百脉湖地区。

李明勋将陆军主力从运河向西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