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三一 改造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0 05-04 03:39

李定国反问道:“突厥之于大唐如何,但唐太宗又是如何礼遇颉利可汗的,那颉利已成阶下囚,还不是被赐予田宅封了将军,那唐太宗如你说的那般?前明朱太祖驱逐鞑恢复中华,却也收纳了多少蒙古后裔?”

“但荣亲王方才所言法治精神,也不能是对战犯不审不判不罪不罚,还要浪费国帑民脂去恩养他们吧。”另一人冷笑道。

“慷全国全族之慨,无视民意民心,不为民思但为贼虑,这我做不到!”当下便是有人发难。

李定国见这是要扣帽子了,拍案而起,却是被何昌明拦住,何昌明直言问道:“那几位议员代表的意思是,修改宪章和法律原则,以快速了结此事!”

“当然不是!”

“万万不可!”

议员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就是修改法律,更不敢修改宪章,要知道,他们的权力来源于什么,是来源于百姓的支持,但能保障自己权力的却是法律,国民议院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威权,没有执法和行政权,甚至连财政权都没有,想要维持地位和扩张利益,只能靠法律。议员们很清楚,国民议院的大部分人都会支持快点解决战犯,以在百姓中博得名声,但他们也反对为解决战犯而修改法律,这就是矛盾心理。

何昌明冷冷的问道:“那诸位的意思是让我们最高法院不用按照宪章和法治精神,来审判这些罪犯吗?”

“绝无此意!”议员们异口同声。

如果连宪章和法治精神都不遵从了,那还有什么意义,没了法律的权威,议员的利益谁来保障呢。

李明勋在一旁冷眼旁观,感觉火候到了,轻咳一声,说道:“镇定,诸位都坐下吧。”

“不审不判不罪不罚是绝对不行的,为了快速了结不顾宪章和法治也是不行的,为了一群战犯,浪费国帑也是不行的.......。”李明勋语气放松的说着。

“那陛下的意思是?”李定国问道。

李明勋道:“判而不决,先行关押,集中看管,思想改造。”

国务会议上讨论起来,李明勋解释道:“先进行一审,把他们罪责公开宣判,不管是否错漏,不予抗辩,但允其申诉,根据一审结果,看押起来,把各地的重要战犯集中看管,待清算完成,法务人员充实之后再行二审和终审,这段时间进行改造,无论是劳动还是思想改造,都要进行,让其认罪、悔罪,指证其他战犯,在这个过程中,表现良好的,给予减刑,甚至特赦的待遇。”

李明勋居中调停,定下了基调,众人都是选择同意,国务会议就此结束。

“想不到咱们这位荣亲王殿下还有这般政治头脑,以往倒是小看了他。”散会之后,何文希与阿海走在一起,看着前面离开的李定国,依旧有些不敢相信。

阿海道:“倒是也不难理解,定国殿下虽是起于草莽,却是有为民请命之心的,若说历朝历代,老百姓想要的就是一位英明雄主,可帝国这十几年,足可以见到,寄希望于英主清官保护老百姓,不如健全法律,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