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一七四 内迁之路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2078 05-04 03:39

拍了拍常阿岱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然后问道:“难民有多少,你心中可有数。(115wx)•(org)”

“目前漠北处于军管状态,各军也只是按照命令给难民供给食物,不让其闹事,根本无人管理,也不知具体多少,但依卑职猜测,目前归附的已经超过二十五万,等到大军铺开,皇命广布,至少会有三十五万,甚至四十万人归附。༄([(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常阿岱说道。

李君华淡淡点头,满清余孽要么被诛要么逃亡,因此,漠北的部落已经一盘散沙,招抚的诏书或者军队的刺刀到了,早早晚晚都会归附的,漠北原有人口在五十五万人左右,发生在冬季的这场战争导致大量人死亡,算将下来,也不会超过四十万。

“四十万,着实不少,这么些人内迁是个问题,安置更是个大问题,你在理藩院这些年,对各绥靖区都熟悉,你觉得哪里合适,哪里又不合适。”李君华倒也不拿捏,直接问道。

常阿岱第一时间回应道:“殿下,燕北绥靖区肯定不合适。”

李君华先是一愣,继而明白过来,燕北作为京城北方的绥靖区,这些年来大力发展开拓,有的是土地,作为北伐大军的主要后勤来源,也有的是粮食。论起来,物资是最丰富的,可燕北却是最不合适的地方,整个燕北绥靖区根本吞不下这么多的人口,别说四十万,就是二十万也做不到,想要安置人口,必然要向工矿业倾斜,京畿地区商业的发展,对人的需求是巨大的,倒不是无法安置,但如果大量的蒙古人涌入京畿,势必会引发剧烈的社会反映,那么这件事就会变成坏事。

“云中绥靖区如何,去年我曾去过,河套地区水草丰美,垦荒商屯也是各绥靖区之首。粮食当是不缺的,也有充足的土地安置。”李君华道。

常阿岱依旧摇头,解释道:“其实也不那么适合,殿下,漠北之民都是牧民,不懂稼穑之术,您给他们土地,也难以快速适应,无法做到及时的自给自足。况且,如此安置,消耗极大,不仅需要土地,还要农具、耕牛种子和房舍。

若是让他们继续从事放牧,也有些不妥,毕竟有大量的直辖旗佐要北迁戍边,原本各旗佐就要抽调牛羊牲口支援,一下子又涌入许多丁口进来,必然生机艰难。又不可能把人交由藩属旗佐。”

交由藩属旗佐是不可能的,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帝国一直压制藩属,也不愿意见其做大,实际上,李君华问询行营官员时,有人就提出一种很简单的办法,把这些难民分封给各绥靖区的藩臣,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弄回去,死多少活多少看他们自己的本事,而各藩正没法子扩张呢,自然也愿意,能带多少人回来都是赚的。

“商屯呢?”李君华问。

“商屯倒是可以,但绝对消化不了这许多人。”常阿岱道。

云中的商屯是帝国各大绥靖区里规模最大的,可因为靠近帝国核心地区的缘故,收到了帝国最多的投资,而人口补充也方便,因此从来就不缺人。李君华去年暗访过云中绥靖区,对此多有体会。想到这里,李君华倒是明白了:“说起来,还是东北各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