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四六一 移民科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9 05-04 03:39

消失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政治上,实行摊丁入亩,废弃人头税,废除残余的奴隶制也是重要因素。

在帝国的农村乡间,一对夫妻生养三四个孩子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六七个乃至十几个的也有,尤其在原本人口就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如此快速的人口增长是当地所承受不起的,而在这个时代,乡间生下了养不起的孩子,生下后直接溺死在水桶里的事比比皆是。

(记得以前课本上讲的,朱德元帅的母亲就是生了十几个,只养活了七八个,就有生下来直接溺死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人伦惨剧,同时满足帝国对于海外殖民地和新拓之土的移民扩张,帝国政府一方面打击杀死婴童情况,动辄以发配边疆为罪责,一方面又大规模推广养济院,收养这些没有人要的孩子,这就导致的一个有些荒唐的现象,在没有有效避孕的帝国境内,很多孩子生下来就被送到养济院,简直就是为国家生的孩子。

一开始,帝国各级政府还为养济院的孩子建立有效的保育、进学和工作安排等工作,但是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财政实在支持不起来,等到帝国十五年左右的时候,一应的进学和安排工作全部取消,待遇逐渐从培养成人才降低到培养成人,最后降低到现在的活着长大。

而对于农家来说,把一个孩子养到十六岁是极为消耗财富的,但一个十几岁的成年人却是宝贵的劳动力,所以当养济院开始半强迫的往边疆区移民的时候,大量原本的弃儿亲属前来认领,而一些养济院长大的孩子为了避免前往西疆,直接乱认爹妈,然后得到一个合法的身份,继而留在城市里做佣工过活。

显然对于冷血的政治家来说,这是**裸的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大量打击类似的行为,自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暴力对待引发了反抗,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就是帝国政府迫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证据,而制度性的对待也出现了贪腐等情况,成年孤儿借贷工坊主的钱就买通养济院的管理人员,获得有效身份,如此行为比比皆是。

虽然李君威看眼前的四个年轻人中,澹台云风是最稳重的,但这件事的起因却是因为他,因为澹台云凤也是养济院出身,他的妹妹澹台雨墨也是如此,当然他们两个是特殊的,因为这二位是帝国牺牲军人的遗属,他们自幼成长的养济院试帝国陆军出资经营的,从小到大的生活、教育都与中产阶级是对等的。

而从军人遗属之中选拔禁卫军也是皇室的一贯政策,而澹台云风则是养济院之中的佼佼者,不然也无法成为禁卫军的预备军官。

但澹台云风终究是有孤儿情怀,面对申京治安厅大规模搜检养济院逃出的人,忍不住出手相助,协助安排了不少了逃脱追捕,而他的妹妹澹台雨墨也加入其中,但最终让事件升级的却是厄齐尔。

厄齐尔原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因为和澹台云风是军中好友,在面对治安厅追击的时候出手相助,他以为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但却不知道被他揍的鼻青脸肿的几个家伙并非是穷凶极恶的歹徒,而是治安厅的便衣特遣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