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七海扬明

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条款

七海扬明 且看昨日风华 1196 05-04 03:39

外国劳工只允许在私宅和血亲之间进行自由的宗教活动,而任何的宗教活动不允许扰乱秩序和惊扰其他人。

这些宗教政策在帝国海外行省乃至殖民地都被严格实施,是少数的可以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原因就在于,帝国愿意用战争和鲜血去践行。

其次就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和担保制度,所以外国劳工都必须有担保人,这个担保人可以是帝国公民,也可以是在西津地区取得长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士,担保人对外籍劳工的一切违法行为负责,除了偿命之外,一旦外籍劳工违法逃亡,担保人要替其受一切刑罚,而户籍管理也就落在了担保人头上。

而外籍人士获得帝国国籍也有严苛的要求,除了必要国语、国文考核,还需要放弃原有的信仰,而且帝国从不接受个人争取国籍,想要获得国籍必须是一家人共同获得,因为帝国还不能接受跨国婚姻,自然也不能接受一个帝国国民家里都是外国人这种事。

成为国民和成为公民又是两种完全不同问题,因为公民是有完全的政治权力的,而国民却不是都有。

为了限制外籍在西津地区扎根,裴元器更为制定了严苛的税收制度和财产制度,其开创性的规定就是恢复人头税,这一项税收在帝国境内已经完全取消,考虑到人头税针对的是外籍,所以也就不违反帝国的宪法。

西津地区保护外籍人士的合法财产,但严格限制外籍人士获得不动产,外籍人士可以在西津地区从事所有合法的商业活动,但在不动产获得上与帝国不同,其必须通过租赁土地而非购买土地的方式来获得土地使用权。

原则上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的土地,单次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十年,而居住、工坊等工业、居住用地的单次租赁年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裴元器整理了槟城、华城等地的资料,总结移民地区的经验教训,发现南洋地区的移民问题最大的教训就是当地的权力机构,包括地方议会和行政长官,地方议会很容易被当地的工商业主控制,这些人为了使用便宜的外籍劳工,往往会推动对移民有利的法案,而地方行政长官为了政绩,在面对移民闹事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向移民放权的情况来缓和矛盾。

为了避免一二十年后,类似的情况在西津地区发生,裴元器把所有对待移民、外籍劳工的法案合而为一,统统归类到了帝国《涉外法案》的西津地方条例之中去,这保证了,本地的权力机构都无法修改这些法案,想要向外籍人士开放权力,必须由申京的帝国中央来决断,而非西津地方权力机构。

但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政策都是有漏洞的,裴元器也知道,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国内大规模的移民来,成为西津地区的主体民族才可以,而这一点却不是他能做到的,西津是帝国大陆战略的最远端,也是海洋战略的最远端,但凡经过的地方都缺人,西津注定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裴元器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与一群法务官员把西津对待外籍劳工和移民的法案制定出来,他递给交给了李君威,李君威看了一眼封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