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清末枭雄

第两百一十五章 救或不救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194 02-18 02:33

有五万众, 但是数月前清军这边就知道施逆手底下只有新军两步。分别是伪皇家陆军第一师、伪皇家陆军第三师以及少量骑队, 余者皆为伪协防军。

哪怕是施逆那所有主力都带上。那么他手底下的新军也不会超过两万人,而考虑到施逆所部在皖北那边已经和太平贼军作战多月,据说死伤惨重,如今抵达泗州并进攻桃源的施逆所部新军,能不能有一万五千人还两说。

如果只有这一万五千人新军的话,僧格林沁思考着自己主力进出,凑上十万大军的话是不是可以打一打?

思考着这些,僧格林沁不由得又是想起了前几天咸丰帝给他传来的圣旨,圣旨上的话虽然是鼓励安慰,但是让自己早日收复苏北,扫平伪中华逆军的意思却是非常明显。

余胜军反叛,林哲建立的中华帝国在过去一年里的表现已经让清廷上下大为惊慌,不少人都说林逆之害远甚洪逆。

事实上的确也是,前些年让清廷是为心腹大患的太平天国已经江河日下,自从1856年天京内讧后太平天国已经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然而这个时候林哲的强势崛起,统帅中华军四处征战,不仅仅横扫江南各地,而且还兵犯福建和挥军江北,而防备中华军的桥头堡扬州失陷后,清廷上下是大为惊慌,把镇剿中华帝国放在了首位上。

为此清廷向苏北地区派遣了大量兵力,并让剿灭了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僧格林沁统帅苏北大军,期待着僧格林沁可以给他们再一次带来胜利的消息。

僧格林沁率军南下,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大军尽出,而是以固守淮安、宿迁两地为主,拖延时间等待更多的援军。

面对已经势大的中华军,僧格林沁报告给清廷的对策就是‘先以坚城挫其锐气,待我援军抵达,再一举横扫江北,夺扬州,渡江后克镇江,围敌于江宁歼之。’

但是朝廷里的人显然对自己在苏北按兵不动很有意见,新任兵部尚书全庆不久前上奏咸丰帝弹劾他,说‘闻逆军正与太平贼军互夺皖北,必无力东顾,乃发兵夺扬州,复镇江之天赐良机,然僧格林沁南下数月,江北大军数十万每日耗费钱粮无数,却不发一兵一卒,坐视逆军势大!”

对于这些弹劾,朝中对他的不满,僧格林沁感到有些冤枉!

全庆等人说他畏敌不前,迟迟不能夺回扬州。但这是他僧格林沁的错?

自从扬州兵败后,他僧格林沁算得上是临危受命督办江南北军务,他虽然是早早到了苏北不假。但是他当时之带着四千马队紧急驰援南下,而主力部队,也就是都兴阿的京畿练军,纳德的直隶练军都还在后头呢,而其他从各地调来的练军,绿营也是在后头。

就算依照正常行军速度,至少也得一两个月才能够顺利抵达苏北。更不要说中间还发生了拖欠开拔费的事。

都兴阿和纳德等人编练的新军可是按照早年的余胜军编练的,其他先不说像不像,但是这给士兵的军饷却是实打实的发现银。但是这发饷的时候是不扣除伙食等费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