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清末枭雄

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军技术改革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190 02-18 02:33

抗号击沉,如此才是彻底奠定了这一场海战的胜利基础,迫使李斯特主动撤退。

同时在海战中。舰炮对铁甲舰的伤害能力非常有限,而受限于技术发展。海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装备更大口径,身管更长的舰炮。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开发出来更先进的穿甲弹。

那么要想短时间内提高军舰对铁甲舰的击沉能力,尤其是己方还是出于弱势地位的时候,什么才是最简单,同时最可靠的?

毫无疑问,撞角!

历史上在1866年后一直到甲午海战期间,撞角能够得到大力发展并不是当代的海军将领们喜欢玩碰碰船,而是因为随着铁甲舰的防护能力越来越强,但是舰炮的能力却是跟不上去,至少在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甚至到日俄战争的时候,这数十年里,战舰的防护和火力一直都是处于不对等的。

舰炮的发展始终落后于装甲的发展,当舰炮用的榴弹炮成熟可靠后,铁甲舰的锻铁柚木混合装甲已经大行其道,等军舰开始使用大口径的,比如那些十二英寸口径的舰炮时,军舰又开始用上了表面硬化装甲。

以至于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期,出现了用二级主炮洗甲板的战术,说到底还是因为舰炮以及火控系统不给力。

一直等到披帽穿甲弹、集中火控系统面世以后,战舰的火力才是首次超越了装甲的发展,如此才能够打出来一场日德兰海战,如果没有穿甲弹和集中火控系统,估计日德兰海战还会停留在洗甲板或者干脆玩冲撞战术的阶段。

太久远的事不去说,而帝国海军的军官们也无法预料未来数十年的战舰发展,他们只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去考虑。

那就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舰炮无法对铁甲舰造成有效伤害,那么怎么才能击沉敌舰?

在有了女蜗号撞沉抵抗号的前例下,给战舰加装撞角,采取撞击战术无疑是一条可行的捷径。

尽管历史上的这种行为是多余的,除了美国内战以及利萨海战里撞角发回来较大的作用外,后面的数场海战里,撞角都成为了一种装饰物,而没撞沉敌舰,反倒是把自家战舰撞沉的例子不少。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至少对于目前,尤其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撞角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实战价值。

要不然历史上的全球各国海军也不会一股脑的都往军舰上加装撞角了!

除了给军舰加装撞角外,海军内部通过对珠江口海战以及前面火奴鲁鲁海战的研究,同样是得出了另外几个结果,那就是战舰上的风帆系统已经无法在舰队决战的时候带来优势,反而成为了累赘,风帆系统被击毁的时候虽然不至于影响战舰的活动,但是却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

因此海军内部是提出了彻底取消风帆系统,后续战舰清一色用蒸汽机的建议!

而被摧毁了一根桅杆的炎帝号在进入造船厂修复的时候,更是干脆把剩余的桅杆也给拆除了,成为了帝国海军内第一艘纯蒸汽动力的大型远洋铁甲舰。

不过收到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