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倾宋

第六百零七章 金戈淬火锋芒锐(中)

倾宋 然籇 1199 04-30 06:50

复的抗金故垒上洒满树叶枝杈的影子, 风吹过, 斑驳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如果不是那些时不时升腾起来的烟柱以及远远都能听见的呼喊声,恐怕谁都想象不到,转过这一面的青山,便是大明最大的工坊,也是整个大明工业生产的心脏所在将军山工坊集群。

一条在原本快要荒芜的官道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直道,一直通到山后面。两侧的树木高大,交相掩映。在树木斑驳的阴影下,能够看到两条高出地面的铁轨,虽然相比于另外一个时空的铁路,这些铁轨只有简单的路基,甚至连枕木都没有,但是知道将军山体系的人,谁都不会质疑这些铁轨的作用。

来自各地的铁和木头便是用铁轨上来往运作的大车拉入将军山的作坊之中,而让蒙古人闻风丧胆的火炮、大批的火铳和箭矢,也是从这里一直拉出去运往前线。

现在在铁轨上运行的大车还都是用马拉,但是这已经足够了,毕竟这些铁轨能够让大车快速前进,相比于使用轮子的马车速度快了很多,并且载重也多了不少,甚至只要马匹训练得当,就算是只有一两个人在这里驾驭,也能够驱赶着大车向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这种铁轨运行大车的形式,将军山还是独一份,有实验性质的成分在其中,毕竟现在大明南北前线还是战火纷飞,需要大量的火器和箭矢,将军山现在铁和铜尚且入不敷出,何谈在全国都铺设这样的铁轨。更何况这种铁轨一旦运做起来,对于马匹的要求很高,毕竟大车动起来,速度很快,除非是现在将军山使用的河西骏马带蒙古壮马的方式,普通的驽马在大车加起速来甚至很难跑过大车,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可就难以预料了,说不定就是车毁人亡。

全国上下,能够使用上好的河西骏马来拉车的,这将军山还是独一份。但是所有军队都知道,将军山当得起这份殊荣,毕竟大家这些年和蒙古鞑子拼杀而能够占据上风,归根结底就是器械强大,已经完全能够抵消蒙古骑兵对明军步卒所占据的优势,否则现在还不知道打成什么样呢,就算是被大明将士奉为神明的大明皇帝叶应武,成名之战也是凭借那上百门飞雷炮,而后来他指挥的每一场被誉为奇迹的大战之中,除了依靠明军将士的斗志之外,主要依靠的还是这火器。

对于将军山,对于工部那些默默无闻却是北伐大功臣的工匠们,不管朝野的清流名儒怎么说这些奇巧淫技,军队是万分敬佩甚至敬仰的。

因为没有将军山,就没有他们的功勋。

算来叶应武到将军山的次数并不多,因为很多新式火器在经过校验之后都是直接拉到前线,以应对紧急战事,甚至有的时候工部官员和工匠会一路跟上去,就是因为这些新式器械性能还不稳定,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能够尽量解决。

而工部的分工也很明确,陈元靓一直带队在外面奔波,郭守敬则是坐镇这将军山,毕竟郭守敬是工部尚书,代表工部,长期在外终归不好。

今日叶应武前来将军山,对于将军山来说绝对算得上大事,整个将军山上下着实鸡飞狗跳一番不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