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武侠仙侠 清虚道德天尊

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虚道德天尊 豫章 1414 12-15 09:52

踊出”(115wx)•(org), 随有小道消息:新丰县的山是一夜雷雨后ℙ(115文#学)ℙ[(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突然长出个三百尺高的山来,认为这是吉祥的兆头。武则天当时就想用这个“吉兆”造做女皇帝的舆论,因为突然长出山峰的那个县就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汉高祖刘邦为他老子特设的一个县。所以,武则天下令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四方人士都纷纷表示祝贺。但有个江陵人俞文俊却上书说:突然长出山峰不是吉兆,而是凶兆,是地气不和所致,就如人气不和身上长出疣赘那样。之所以出现凶兆,是因为武则天“以女主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塞隔,而山变为灾”,并警告她赶紧退位,不然将大祸临头。

武则天本想利用“吉兆”为做女皇帝造舆论,而俞文俊竟说这是“凶兆”,让她还政睿宗,老老实实躲到后宫“修德以答天谴”。这反映当时朝廷内外反对力量很强大,她要做女皇帝也非易事。不久,又发生了宰相刘祎之的案子,也是因让她退居后宫,还政李旦而起的。

刘祎之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宰相,和裴炎不同。他是常州晋陵(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父亲在贞观朝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刘祎之年少时即有学名,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被时人称为“刘、孟、高、郭”。为高宗、武后用为昭文文馆学士,再迁左史等职。因朝中旧官不为皇后所用,武后以召集著书为名,同与元万顷、高智周、郭正一等被召入禁宫,成为皇后培养的新人,称“北门学士”。后逐步升为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兼豫王会司马。因为他的姐姐是宫中的女官,武则天派他姐姐去看望荣国夫人,刘祎这也随去偷看,被流放。几年后武则天便把他召还,再升迁为校检中书侍郎等职。武后临朝,视之为亲信而重用,一直提拔到宰相的位子。尤其是裴炎因迫太后归政而被杀,朝中大臣不配合太后,武则天更重视“北门学士”出身的高官,以之为亲政中枢大臣。

正当武则天准备亲政做女皇帝时,作为心腹大臣的刘祎之也在背后议论武则天,让她归政睿宗。一次,他与凤阁舍人贾大隐说:“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正,以安天下之心。”贾大隐把他的话私告太后,太后很不高兴,谓左右曰:“祎之我所引,乃复叛我”恰在此时,有人向太后说,刘祎之接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的贿赂,又与许敬宗的妾私通等不法等情。太后就派肃州刺使王本立调查刘祎之,当王本立向刘祎之出示太后的敕令时,刘祎之竟傲慢地说:“不经风阁鸾台,何名为敕”王本立见刘祎之用高官压他,拒绝承认武则天的敕令,只好向武皇太后说明。

太后听说勃然大怒,原来自己提拔的刘祎之也如此看不起自己,骨子里也和顽固大臣一样,反对她是女人称制,本来并不想重办刘祎之,只想警告他一下。而她发现刘祎这心里是这样,竟拒绝不承认她下发的敕令,便把他逮捕入狱。李旦听说了这件事,便向太后求情,为刘祎之申说。武则天更为恼怒,联想到刘祎之曾是李旦的老师,认为他们之间又有别情,乃决心杀死刘祎之,于是下诏刘祎之“赐死于家”。

武则天从这一系列反对她称制的实情看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