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秦时小说家

第六百七十章 一颗脑袋(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1183 04-11 02:23

们的照身贴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吧?”

照身贴这个东西,按照学宫下发的要求,是要追朔到每一个人起码在秦国三代的记录,如果是近年来新入秦国之民,虽然也不排斥。

但是按照学宫内在的要求,优先选拔那些在秦国扎根许久的老秦人,不为什么,因为那些人信得过,新移民入秦国的人,如果够优秀,倒也无所谓。

“此刻学宫外的三千一百九十人中,三代以上均在秦国的有一千九百五十人,两代以上在秦国的有七百五十三人,剩余的便是新入秦国的人。”

“真正的老秦人还是占据多数的。”

对于照身贴上的这点要求,桓也是相当佩服的,只此一点,便可以优选那些真正浸润秦法的老秦人,而且也可以将那些新入秦国的人给予进一步审核。

数月来,山东六国的探子在学宫周围经常出现,好在学宫周围的巡逻又严密许多,不然还真有些麻烦了,其实,按照桓等人先前的所谋。

为了安全起见,是要将那些新入秦国的人排除在外的,毕竟也算是将风险排除了,不过却是被武真侯否决了,其语言说皆是大秦人,皆是一样。

“按照我们先前定下的选拔次序,再次对那些人给予体能上的筛选,要淘汰至少一千人!”

“剩下两千人左右,按照我们已经拟定好的题目,给予分别问询,虽然有些耗时,但这一点也是极为重要的,既要看看那些人中是否为将帅之才的苗子。”

“也要看那些人是否适合九大院堂,这一点务必要吩咐下去,现在已经是辰时了,申时过去之前,必须选拔出最后的名额!”

既要入军伍之中,那么,定要在体能上给予合格,能够从大秦这般多的郡县选拔出来,已然是相当不凡,但那些还不够,必要更加优秀。

其次,便是要统一面试问询,只可惜,他们都不识字,否则,倒是可以亲自做题了,如此,倒也可以一观他们的神情状态。

题目只有三道,其一一观是否有将帅领导之能,其二一观是否内心中对山东六国的想法,其三是一观对未来之谋略。

虽然简单,但也是足够了,毕竟接下来还有三年的时间。

“武真侯真可谓天人也。”

“去岁学宫初建的时候,曾传言桓会为大祭酒,但如今看来,若是桓为大祭酒,一切诸般都将不会这般,也会辜负大王的心血。”

“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既可以选拔出真正的将帅之才,也可以为军中招收兵士立下模范,此例一出,怕是要为后世之典范了。”

身为秦国前上将军,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体能的选拔倒是没有什么。

关键是问询三题,各有不同,以防漏题、泄题之危险,整个学宫之中,也只有九大院堂的博士和学宫丞、学宫令、大祭酒知晓。

虽然只有三题,但足以看出此人是否有将帅之才的根基,但凡有一点,便可给予教养,给予扩大,将来入军中,可堪大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