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国来朝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1191 07-12 03:37

期间。

得知对方的来意, 刘备与内阁商议之后, 觉得可以答应贵霜帝国和解的要求,便决定给韦苏提婆二世回一封国书。

但朝野当中还是有人觉得白白被人攻打,仅仅只是歼灭了入侵者,却没有回击,实在不像大汉的风范。

于是有不少人上书请求,朝廷不应该答应了对方和解,而应该严词痛斥,驳回对方的要求。

彼时大汉正武德昌盛,虽说把敌人入侵的爪子斩断,但却不能还击,确实令人憋屈。因此这个观点在朝野上下反而逐渐成为主流,强硬派不计其数。

不过内阁也有内阁的考虑,刘备召开朝议,询问众朝臣,驳斥了对方的要求之后,如果他们阻挠西域的商人去西方做生意怎么办?

这个问题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丝绸之路同样也是大汉繁荣昌盛的一条重要臂膀,决不能因此而被断绝。

因此在朝议了数日后,最终刘备还是决定,和解肯定是要和解,但具体怎么和,还是要好好商议。

此事刘备派人去青州询问陈暮,陈暮的回答是,要求贵霜帝国赔偿大汉损失,并必须保证双方正常商贸,不允许收过重商税,不允许打压西域商人。

当时的丝绸之路虽然是交流窗口,但实际上西域的商人并不是真的会把商品带到罗马帝国去。

他们的路线其实很简单,从西域到大汉来,购置商品后回西域,卖给西域的一些商人,这些商人并不是走大汉路线,而是走贵霜帝国路线,一路卖到贵霜去。

贵霜本土商人接纳了这些货物,然后又转运到呼罗珊地区,也就是后世阿富汗一带。当地商人再进行转卖,到安息帝国,最后再去罗马。

这样这些各国商人之间进行层层运输,如同接力一样,把原来上万公里的路程分做无数段小块,这才把丝绸之路连起来。

但如果贵霜帝国从中阻挠,不允许他们国内的商人接盘西域的商品,或者对西域来的商人进行打压,逼迫他们把商品低价卖给贵霜本土商人,又或者巨幅提高商税,那对于汉朝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虽说丝绸之路对贵霜帝国也是件好事,甚至可以说也是他们国家的一个经济命脉。就如同这场战争一样,本质上就是贵霜与大汉的这场交锋本质上来说属于利益争端。

西域是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控制了这里,贵霜帝国就能够从国内以及西域贩卖棉花到大汉,再从大汉搞到丝绸、瓷器、茶叶、皮革以及其它工艺制品运往安息和罗马帝国,在三个帝国之间当中间商赚差价。

贵霜帝国处于两大帝国之间,吞下西域可以让它从原来的中间商地位,直接变成上游供应链,赚得自然不是一点两点。

就好像后世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一样,谁控制了这条运河,谁就能攫取巨大的利润一样,不仅自己可以展开贸易血赚,即便是中间抽取的商税也数不胜数。

但现在西域没有到手,那么贵霜帝国只能充当中游的中间商,非原材料以及制造产地,他们获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