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神游

第210回 送神黄海上,乱瑞惊洛阳

神游 徐公子胜治 1193 12-30 03:28

不同的马甲说不同的话现实中彬彬有礼的人也会满嘴污言秽语你甚至分不清他是什么人?其实他自己心里知道所有地马甲都是他所有的话都是他说的看似矛盾却完完全全都是他自己。不说上网。就说现实中地每一个人──

在下属面前是颐指气使的领导在上级面前是点头哈腰的孙子在家中是慈祥的父母出门又是无良的流氓……张宝瑞就是靠招摇撞骗起家后来成了气候又自立为人间圣贤这看穿了并不矛盾……化身五五的“神通”谁都有你不能说哪一个就是他其实都是他!

那么修行人的修行又是怎么回事?其实一开始就是要将这些所谓的“化身”都收起。比如我所学的丹道金丹大成可称真人那么金汤境界为何会被称为“大成”?因为此时地境界是内外身心合一不二真如常在了无分别而且此时也渡过了妄心天劫。这样的境界就象泽仁曾经在正一三山对百合说的那句话:“心口相对知行合一应为便是愿为。”

那么再往上呢?到了阳神境界精神得到了脱甚至能够摆脱**与形骸的束缚那是一种纯粹的存在自由这是千古以来所有哲人的追求。这时的化身境界又是另一种含义。

要理解修行中化身境界先要能用一种脱的眼界去看人生自己与他人的人生存在因为我们在做自己同时也在做他人。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起形成思想学会语言、化为行动、养成习惯、确立性格、然后命运也就从此决定。回头看这就是抽象的人生当你能够去审视这一切时你看见的是自己那么这一双然的眼睛又来自何处?理解了阳神境界身外之身的含义了吗?它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是然存在!

有这种感悟与求证之后那一双然的眼睛能看见多少个自己?与上述一人千面的的情况又有不同你看见的是在多少种视角下都能如一的自己?观音菩萨可以是街边卖枣的关大嫂但关大嫂还是观音菩萨尽管她在街边卖枣区别只在他人眼中。

我在张宝瑞眼中是神秘人。我告诉了他前因后果但我还是那个如上帝一样神秘人。这就是我地化身不是他人所认知的我但又的确是真正的我。境界到此其实无法言传我只能讲出感悟它的思路。有了感悟还需实修才能分出真正的阳神化身。而此时地我刚刚窥入一丝门径。但足够带着张宝瑞飞天──以刚刚得到的化身之力。

我让他闭上眼睛等他再睁开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地方。将他留在一处市郊我又飞天而回。

……

“古司长对不起!我没有完成任务……张宝瑞已经逃走了。”这是在淝水基地里我在向古司长汇报两人都心照不宣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

古司长板着脸:“情报应该很准确你为什么没有抓到人?”

“我执行的任务情报从来就没准确过从第一次开始。”

古司长:“你这么说。似乎对组织很不满?”

“没有不满或者满意我只是在说事实。任务失败领导打算怎么处分我?”

古司长:“不会处分你相反组织会给你一笔钱。既是遣散费也是保密费。你以后的行为与我们这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