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唐朝贵公子

第一百零八章:夏州大捷

, 道:“老夫不和你争辩, 老夫要讲的是……”

“这哪里是争辩?孔公,这是立场啊,这就如突厥人要南下,我大唐要横扫大漠一般,在突厥人看来,他们南下有理,在我大唐看来,横扫大漠也有我们的道理,我是大唐的臣民,便觉得大唐有理,觉得突厥人不过是一群强盗,至于他们的道理,我不愿去听,也懒得去理,孔公,我们现在说的,就是这个……立场问题,敢问孔公,你的立场在何处呢?”

孔颖达:“老夫自是心向太子的。”

“心向太子,却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处处贬低太子,还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吗?太子去击突厥,在你眼里有错,太子去了几趟二皮沟,还是有错,那么太子做什么,孔公才能满意呢?”

孔颖达:“……”

他已没什么可说的了,方才还在讲道理,此后你又要谈立场,老夫表明了立场,你又开始说道理了。

而且这道理,简直就和街面上的泼妇吵架一般,老夫……老夫……

陈正泰随即正色道:“恩师,学生以为,太子无过。若是有过,那么确实是学生的问题,学生当初不该向太子进言,痛陈突厥人对我大唐的危害,更不该向太子痛陈边患日益严重,对百姓的危害。若是太子往夏州有过,就请恩师惩罚太子之余,也请惩处学生,学生无话可说。”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悲哀的看了孔颖达一眼。

与孔颖达推诿过失相比,陈正泰直接就把格局给拉高了。

李世民本觉得陈正泰这个家伙……各种唧唧歪歪个没停,还心里有些不耐烦,可听到这里,却也不禁意动了。

这世上,其实根本没有人在乎你的能力问题,能力本质上是次要的,甚至,当你能力越大时,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天子而言,还要怀疑你的忠诚,因为能力越大的人,若是不忠,对于秩序的危害也最大。

李世民心里吁了口气,不禁在想,朕取陈正泰的,就是这一份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之心啊。

此后再看孔颖达,只见孔颖达已经脸色惨然!

其实这个时候,孔颖达也极想立即表示自己忠于皇帝,忠于太子的,只是这个时候,陈正泰已经将这条路堵死了,人家陈正泰已经表明了心迹,你若是也来一句我也一样,这不但显得自己格局太低,水平太次,只怕也难让人产生什么好的印象,只觉得你这人投机取巧罢了。

所以……他只脸色惨然着不做声。

李世民颔首点头,其实等李承乾回来之后,他的气就已消了大半。

陈正泰的表现,也令他极为满意。

李世民本身就是弑兄上位,他最害怕的,恰恰是自己的儿孙们也如此效仿。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极为珍视这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既然已经是太子,岂有轻易更换的道理?

更不必说父子之间,本就有着深厚的感情。

既然不能换太子,而太子又作出这样的事,这才是李世民举行朝议的原由,他是要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