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唐朝贵公子

第二百八十六章:君王死社稷

世民道:“也不至满朝公卿都在夸赞他, 他是太子, 谁敢说他不好的地方呢?即便是有瑕疵,谁又敢直接指出?你就不必为他美言了,朕的儿子,朕心如明镜。”

陈正泰便干笑道:“此次监国之后,学生还是觉得太子应该多读读书,所谓不读书,不能明理,不读书,不能明志。”

李世民自是很赞同这点,颔首道:“他已接触了一些世情,因而读一些书也好,詹事府,难道还缺大儒吗?”

“不缺。”陈正泰很认真的道:“只是学生以为,太子若只是在詹事府中读书,只怕没什么用处,倒还不如进皇家二皮沟大学堂里就读,毕竟,学堂里的气氛好,又有同窗,可激起太子争强好胜之心。除此之外,太子是个爱热闹的人,以往在詹事府,那些鸿儒博士们成日在他面前如老僧念经一般,怎么学得进去,可进了学堂就不同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是吗?只是若去了学堂,出了岔子,朕可是要唯你是问的。”

“学生自当承担后果。”陈正泰拍着胸脯保证。

若换做是其他的天子,自然觉得这是笑话。

可到了李世民这里就不同了,其实皇家如何进行教育,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多少太子身边围绕了一大群的大儒,可真正成才的又有几人。

李世民就不是靠皇家教育出身的,或多或少,对于这样的方式有些抵触。

现在听陈正泰提起这个,李世民略一思索,便道:“那不妨一试,还有何事?”

显然对李世民而言,陈正泰肯定还有事想说的。

陈正泰却是摇摇头道:“恩师,无事了。”

李世民:“……”

眼见陈正泰要告辞,李世民觉得这么憋着也不是办法,便索性道:“朕听说,你想让遂安公主的公主府移至大漠营造。”

“是,学生提过。”

李世民皱着眉头道:“这是何故?”

陈正泰脸色很平静,他知道李世民在细细地观察自己,所以如无事人一般:“遂安公主愿为恩师效命,她常常说,自己的身体发肤都受之恩师,若能为恩师分忧,便是万死也甘愿。自来就有公主出塞和亲的事,可若是能为大唐镇守北疆……”

李世民听到此,就没查给他翻一个白眼。

这不摆明着是你教的吗?

遂安公主是骗不了人的,她会说什么话,朕能看不出来?

李世民懒得再跟他打哑语,摆摆手道:“你不必说这些,朕只想知道,你的看法是什么?”

“学生?”陈正泰一愣。

李世民颔首道:“你说罢,朕不怪罪。”

陈正泰道:“都说君王死社稷,天家无私情。学生所想的是,自汉以来,从汉高祖开始,他们便连死后,都要将自己葬于军事要害之处,希望借用自己的陵寝,来保卫社稷的安危,那么,我大唐难道连大汉高祖皇帝都不如吗?遂安公主此举,值得赞赏。”

陈正泰所说的这个典故,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