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唐朝贵公子

第三百八十二章:圣旨

作坊里,还提供了吃住,现在草民带着几个徒工,每日上工,吃用完全足够了,还攒下了一笔钱财,当初的时候,我与几个侄儿失散了,所以现在一直在拜托某些当初幸存的同乡寻找他们的下落,就在上月,方知一个侄儿流落去了关外,已托人修了书去,倘若这侄儿当真还活着,我们刘家,也算是有了后。我老啦,经此大难,没别的盼头了,只求能和至亲团聚,这辈子在二皮沟,哪怕是给陈家当牛做马,也没什么遗憾了。(115wx)•(org)”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禁感触地道:“哎,你现在既已经重新成家立业,朕也就欣慰了,去吧,你放心,陕州之事,今日才是个开始,所有牵涉其中的人,朕一个都不会放过。⒎([115_文学])_[(115wx.org)]⒎『来[115_文学]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115wx)•(org)”

刘九自是感激不尽,连忙倒地要拜下。

李世民居然站起身,侧身避让,动容地道:“朕已极惭愧了,就不当你的大礼了,你作个揖即可。”

刘九眼里噙泪,随即便朝李世民作揖,而后又朝陈正泰深深作揖,方才巍颤颤的由宦官搀扶去了。

等这刘九一走,李世民端坐在侧殿中,神情恍惚,良久,才意识到陈正泰还在侧,不由道:“朕真是万万想不到,朕的这些大臣,居然糊涂至此啊,就说那个刘舟,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素有清名,可哪里想到……此人不过是个草包,可就这么一个草包,酿成了多少的惨剧,可偏又是这样的人,能获得满朝的交口称赞,竟没有人能识破他的愚蠢。”

陈正泰想了想道:“陛下,其实说穿了,无非就是……大唐选拔的人才,只讲所谓的诗书,因而人人以诗书为贵,许多人都提倡清谈,可这样的人,如何治民呢?若是太平时还好,一旦遭遇了动荡,势必如朽木一般,不堪为用。”

李世民看着陈正泰的脸道:“朕看你话里有话?”

陈正泰随即便道:“说起来,儿臣在从前的时候,其实和这刘舟,也没有什么分别。自幼生在大宅之中,与那些黎民百姓隔绝在高墙之内,儿臣从不知百姓的疾苦,总以为自己生来便是高贵。当初也读书,可读了书,虽都是圣贤之道,可纸上得来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大臣们其实也和儿臣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所思所想,和儿臣当初的时候,如出一辙,用只善于清谈的大臣去治民,同时又用善于清谈的大臣去监督,这样的大臣……怎么可以用呢?”

李世民听到此处,皱了皱眉,心里不免焦灼,叹了口气道:“是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若是这一条不改,朕求大治,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

说着,他起身,背着手,在这偏殿里走了几步,似是想到什么,突的道:“张千,取朕的笔墨来。”

张千见李世民心事重重,哪里敢怠慢,自是连忙去把东西准备好。

李世民提着笔,似乎早有腹稿,倒是没一会,便手书了一篇文章。

张千在旁小心翼翼的偷看,只是看了之后,猛地吓了一跳,忙道:“陛下,这……这……这文章……是不是太过了。”

李世民只冷冷道:“不过正,不能矫枉!”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