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唐朝贵公子

第四百零三章:赐封国公

因。船体在碰撞过程中,在发生倾斜之后,非但不会翻转,反而会迅速的翻回!十几艘舰船,对阵百艘,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百济的舰船,和当初大唐的舰船形制相差不大,可与新船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臣将此战的首功归功于陈驸马,并非是臣受陈驸马所举荐,实在是这船太过厉害了,若没有此船,便是臣的舰船增加十倍,也未必能有今日这样的胜利。”

一下子,所有的疑惑解开了。

方才君臣们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即为何娄师德能以少胜多,难道真是百济水师不堪一击?

好吧,现在答案出来了,原来如此。

李世民一时惊讶,只是因为……设计了新船,就可在海战之中,爆发如此巨大的威力?

可细细想来,这不正是陈正泰在学堂中所提倡的东西吗?新的技艺,带来的不只是便捷,而是技术的碾压。

李世民想起这个来,不免眼眸亮了亮,随即看向陈正泰道:“娄卿所言,是如此吗?”

陈正泰老老实实地道:“确实是实情,儿臣得知高句丽和百济的水师强大,我大唐若是要与之争锋,只能建设更大规模的船队,可即便如此,也未必有全胜的把握。所以儿臣决心另辟蹊径,带着一群能工巧匠,设计出了新船。只是……儿臣自己当初其实也不知这新船的威力,竟是如此厉害。直到娄校尉凯旋,方才知道……至少新船的设计是成功的。设计新船,只是第一步,能否经得起检验,才是重中之重……”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禁感慨万千地道:“这技艺所带来的好处,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朕从前总觉得你不务正业,性子古怪。可现在方知有这么多的大用。既如此,那么此战的首功,自当是你,其次为娄师德了。”

李世民说话的时候,微微抬起眼眸,目光扫视了群臣一眼,似乎是想看看,这群臣之中是否有人有什么异议。

毕竟军功这个东西,涉及到的乃是爵位的问题,倘若有人反对,朝廷还需谨慎。

可此时,群臣都是一言不发,只齐刷刷的看着李世民,分明也认同了陛下的判断。

倘若真是新船的原因,那么说是首功,就一点都不为过了。

事实上,在场的人,都对船只和海战算是一窍不通,他们此时只知道一点,这一战,堪称为化腐朽为神奇了。

李世民见无人反对,松了口气,于是正色道:“如此大功,怎么可以不赏赐呢?理应爵加一等,正泰此前为郡公,而今当进国公。”

国公……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是一时诧异了。

显然大家没想到会居然赐国公!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还没有真正开始大规模的给二十四功臣敕封国公,能获赐国公的,其实并不多。

而现在陈正泰不过二十岁上下而已,这个年龄,便几乎要位极人臣了。

国公乃是从一品,当然,只是爵从一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