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唐朝贵公子

第六百零四章:千秋彪炳

着头皮操练出一支和大唐一样的重骑,试图依靠这甲胄来制胜。何况河西之战已经证明了这样甲胄的重骑可以纵横天下。在如此巨大的诱惑之下,高句丽人怎么可能不尝试呢?”

“只是陛下啊,天策军的重骑,之所以发挥出十成的战力,这并不只是因为拥有了甲胄这样简单。而是因为,天策军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补给体系。如此沉重的甲胄,需要孔武有力的人来穿戴,而孔武有力的人不是凭空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士兵需要日夜的操练,可日夜操练,也不是残酷的对待将士,而是需要一个机制来保障将士们能够随时摄入丰富的营养!”

“当初一千重骑,每日在军中,便要消耗十头猪,一头牛和十只羊,不只如此,还有大量的粮食、羊奶、鸡蛋……这些统统都是钱。人要吃粮,马也要挑选骏马,为了挑选可以承载天策军重骑的骏马,几乎这天策军军营中的每一匹马,都是从牧场里千挑万选出来的骏马,要达到这样标准的马,本就是百里挑一。骏马到了军中,还需要小心的饲养,给它们供养精饲料,如若不然,没办法保持他们的马力不会衰竭。这上上下下,别看只有一千重骑,一日的花费,就在千贯以上了。”

“可高句丽……凭什么能养得起五万重骑呢?这就逼迫着他们,在意识到唐军可能兵临城下的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搜刮更多的钱财,于是横征暴敛,大失人心。”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战……

李世民骤然明白了。

难怪他沿途过来的时候,这些高句丽百姓,个个都对他带着巨大的好感,而对于高句丽王,视其为暴君。

一切……此时已是豁然开朗了。

高句丽人获得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若是将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东西丢到一边,那么便是巨大的损失。

可若是他们决心组建重骑,那么势必需要无数的钱粮消耗,若是不进行横征暴敛,是根本无法缔造出重骑的。

此地本就苦寒,而高句丽朝廷一味督促各郡和各州县缴纳钱粮,地方上的父母官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也势必要穷凶极恶。

于是……百姓困苦,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可换一个角度来说,高句丽朝廷可以选择放弃吗?

显然……他们已经无法放弃了,他们手头的资源只有这么多,要对抗唐军,不可能将这些甲胄弃之不顾,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财力,重新去修建城墙,重新去加大各地的卫戍。

毕竟,他们购买甲胄的成本已经付出了。

哪怕再吃力,也没有回头之路可走了。

李世民不禁开怀大笑道:“卖给他们甲胄之后,高句丽的人心,便尽都归我大唐了。”

“正是。”陈正泰笑了笑道:“当然,还不只是如此的,这高句丽人……千辛万苦的建立起了一支重骑兵,可又如何呢?陛下,重骑乃是进攻型的军马,而非是防御型的军马啊。高句丽人将一切的资源都堆砌在上头,难道让这些将士穿着这笨重的甲胄,在城墙上防守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