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唐门低手的后现代生活

第一百一十七章 买剑

下午的逛街活动,三女一致要求先去给唐小乙买一把属于他自己的剑。

说到这儿,我们就要回想一下唐小乙刚来现代时的那副打扮了,牵着大黄马、束着头发、穿着古装,身上还挂了个布褡裢,似乎少了什么?

对,正是剑!

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江湖人士不是都应该带刀佩剑吗?即便是唐门以暗器著称,不是也应该带把剑充充门面么?

其实不然。

唐朝时期,民风尚武,家里有把弓,出门配把剑,稀松平常。

然而从元朝的时候,朝廷因为怕汉人作乱,连家里有把菜刀都要杀头,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皇帝才下令放开百姓家里使用菜刀的限制,为此还有不少大臣上书反对,害怕因此而引起什么乱子,更何况其他兵器。

宋国公冯胜仅仅是被人诬告私藏兵器,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被朱元璋赐死,那时的禁武令可见一斑。想来如今的菜刀实名制,大概就是从那会开始的吧?

有人会问,不对啊,《水浒传》成书于明初,那里面的英雄们不是也都舞枪弄棒,好不自在?

其实细读《水浒传》就可以知道,老百姓能携带的武器,只限于朴刀、哨棒等比较粗劣的武器,李逵大哥用的,不过是砍柴的板斧。

鲁智深、武松携带铁禅杖,戒刀,这些个本是出家人的法器,被他们用来砍赃官的鸟头,料是佛祖也要说快哉快哉。

至于精良军器,只有祝家庄、曾头市之类和官府有勾结,有镇压农民起义的团练身份的地方,才有权利大量打造拥有,不然则是谋反无疑了。

而是弓箭、弩和甲胄,一般绿林山寨,如果能有个三五十套,横行州县称霸一方是木有问题了。

而在防范最严的清朝,老百姓家里如果有套残破盔甲也是抄家问斩的罪名,这也是中国古代盔甲传世较少的原因之一了。

那么,朴刀又是什么呢?

朴刀的另一个名字是“着裤刀”,可以挂在裤腰上。它极简陋,安上短把就是农具;如果安上了长把才是“朴刀”。这也是为什么朴刀这么常见却上不了《武经总要》,也排不上武林兵器榜。

而老百姓则因为朴刀易得而便宜所以把它作为经常使用的兵器,同时也正因为它的常见,所以它也跟兵器榜上的板砖、折凳一样对它根本不可能完全禁断。

朴刀是短刀头、长刀把的,刀身无鞘,长刀把可以从刀头取下,作杆棒用——这一点在《水浒传》中有细致的描写。

在明朝这种有路引,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控制的地方,你带把环首刀或者唐刀(现在都称作东瀛刀了)出门,那基本上是找不自在,就跟你在奥运期间在京城拿把菜刀上街,或者平时没事拎杆长枪上街是一个道理,没事找抽!

朝廷哪管你是正派邪派?拿着管制刀具上街都算黑社会!

这也是为什么,唐门可以在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十大门派之一,正因为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