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其他类型 唐谋天下

356 担忧

唐谋天下 青叶7 1192 05-11 01:00

最为隆重的帝后出行礼制而遵循的,长长的队伍让李弘都有些怀疑,是不是等自己到达长安了,那队伍的最末尾会不会刚出长安城门呢?

这虽然是他的胡说八道,但也代表了如今李治跟武媚对于治下大唐成就的得意非凡,如今鼎盛时代的大唐,甚至远远超出了李治跟武媚的预期。

修建长安大明宫时,帝后两人就大有咬紧牙关、锁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也要把大明宫建造好的决心,但当他们那充满铜臭味儿的儿子,拿出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修建费用后,两口子就开始把目光瞄准了如今东都洛阳的洛阳宫。

经过这几年的修缮,整个洛阳宫非但恢复了前隋时期的恢弘壮丽,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洛阳宫的豪奢繁华,在某种程度上都要比大明宫显得更加豪华。

就连最基本的占地面积,大明宫也被东都的洛阳宫压制下去了,整个洛阳宫也比大明宫大了不少,占地更广。

因为李弘当时还在安西征战,所以洛阳宫依然是遵循历史上李治跟武媚的旨意,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建造,没有让小兔崽子李弘有丝毫插手的机会,何况那小兔崽子人还远在安西。

此时的洛阳宫甚至已经超出了历史上这个时代的建筑巅峰,远远领先于这个时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宫殿,恐怕就是随随便便拿出宫殿的一角,怕是也没有哪个国家敢与它比对。

毕竟,在人们的概念中,上一世依然留存的故宫就已经足够大了,但当你想象一下,洛阳宫足足有六个故宫那般大小时,你就会知道,唐人在屹立于世界之巅时,这个民族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什么样儿的自信。

洛阳城的水系也要比长安城更加发达,加上运河能够直达洛阳城内,所以整个洛阳在商业上,要比长安城更加占据优势。

要不是这几年长安还有一个太乙城在支撑着关中的经济繁荣,恐怕李治跟武媚两口子,就不是改洛阳为东都,甚至是有可能直接就定都洛阳了。

洛水东西贯穿洛阳城,把整个洛阳城分成了南北两半,也就出现了不同于长安东市、西市的南北两市,原本历史上只有三座桥来连接南北城的桥梁,在李弘这一世变成了九座桥,每一座桥的宽度、以及独特的设计,都是大唐盛世巅峰杰作的体现。

天津桥则是进入洛阳后,过洛水进入皇宫的必经之路,由三座桥相连而成的整体,天津桥居中、往上既北面便是黄道桥,天津桥下首的南面则是被称之为星津桥,其名字全部都是袁天罡夜观星象,用天文学名字来称呼的。

在长安时,李令月说起她喜欢在天津桥看船来船往时,李弘当时还不屑的对三桥的名称发表看法,觉得桥名字有个名字就行了,整的神神鬼鬼的,听起来就别扭。

于是某人话音刚落,就被武媚拿着鸡毛掸子追着打了好几圈才肯罢休。

此时李令月再次在太子的车辇里看着天津桥兴高采烈的又蹦又跳,某人自然是不敢再非议桥的名称了,管它叫什么呢,知道是桥就好了。

“皇兄,你带我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