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天烽

第四章 分崩离析(上)

天烽 碧海情深 1195 12-17 06:28

冷地说道:“如此独断专行, 要我盟主有何用?”话音未落便是众人的苦劝。厅内热闹非凡, 无非都是拍马奉承之言,将袁绍捧得飞上了天。

待火气稍息,袁绍又转头盯着高勇问道:“高太守,我最近听闻你擅自释放俘虏,又收留董卓部将!可有此事?”

高勇给了袁绍一个灿烂的微笑,心中暗道:“看来已经有人将此事告诉了袁绍……难道他派人暗中监视与我?今天恐怕要翻脸啊!”笑容还在,心却迅速冷静下来,淡淡地说道:“回禀盟主,那些并非俘虏,而是投降我方的士兵,而他们投降的条件就是放他们回到家乡。至于说我收留董卓部将,也是却有其事,只不过我十分的爱惜那人的才智。故此才与收留。”

这种事在那个时代可算是少之又少,其他众人多露出不解与惋惜的神情。袁绍听高勇回答得理直气壮,脸上怒容渐盛,冷声说道:“谁让你这么做的?你好大的胆子!敢不尊我盟主的号令!”

袁术暗中看了袁绍一眼,便立即添油加醋道:“这分明是藐视盟主的权威,应该给与处罚,否则人人如此,那讨董大业岂不是要白费了!”

袁绍此人一向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经常被属下弄得晕头转向,最后常常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袁术话音刚落,孔融觉得他说的有些过分,而且一向觉得高勇此人本性十分不错,于是替高勇辩解道:“此言差矣,我们能够这么快攻下中牟、虎牢还有洛阳,全都仰赖高太守的奋力拼杀。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况且如果留下那三万俘虏,不知盟主要如何处理?是杀掉?是放逐?还是留为己用?”

这后面的几句话明显的指责袁绍可能另存私心。一旁的公孙瓒不悦道:“孔太守怎么可以这么说!攻击中牟还有孙太守的功劳,攻击虎牢关还有我等的助阵,如何便说是高勇之功?那些俘虏的杀留存刮应由盟主作主!”

这时孙坚开口道:“中牟之战在下不敢贪功,却是高太守一人之功!”

袁遗瞥了眼孙坚说道:“中牟之战、虎牢之战都是盟主调度有方,试问如果盟主不准高勇前去援救,焉能有你在此聒噪!故盟主当居首功!”

孙坚待要出言反驳,却被程普在背后轻碰,孙坚立时会意强忍怒气不再多言。

这几句话正说到袁绍的心窝里去。袁绍面有得色,撅着嘴说道:“诸公听我一言:我等皆为同一个目标来到此处,本就应该齐心协力。我既然被推为盟主,那所有人就应该听本盟主的号令!否则讨董大业何存?”

高勇听袁绍这一番大论,心道:“史书上没有记载袁绍如此能言啊!居然将自己的私心套上了冠冕堂皇的讨董大业的光环。那个袁术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怪不得后来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袁绍说了好半天,最后终于到了关键——处罚办法:“……所以我决定,鉴于高太守的独断专行,蔑视盟主号令,其所部军马暂归盟主代管;而高太守的战功是不容忽视的,故本人留下听用。”

话一落地,底下各路诸侯表情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