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天烽

第三章 人心叵测(4)

天烽 碧海情深 1193 12-17 06:28

“你与立刻给青州乐进送封信, 让他准备一千套换装下来准备运回奉天回炉的甲冑兵器, 然后通过商人海运至广陵郡交给陈登,并安排几十名士官协助训练广陵郡的郡兵差役,务必让其拥有一定地防守能力。此外,青州库存的老式兵器、甲冑也送给陈登一些,至少让他组建一支两三万人的部队!”

贾诩听罢,嘿嘿笑道:“主公如此武装陈登,增强他的实力,是不是不打算派兵过去了?”

高勇露出一丝惋惜地神情:“其实我打心底想派兵,可今年肯定不行,最早也要明年六月。这段期间,绝不能让刘备全面掌控徐州,而广陵郡就是我们最好的棋子!今天朝堂上,看皇上的意思似乎打算认可刘备做新地徐州牧,哼!”

“皇上同意了?前两天不是一直反对吗?难道说中间出了什么状况?刘备与皇上有了某种接触?”贾诩脑子飞转,第一个想到地就是暗通款曲四个字,“刘备毕竟是皇室宗亲,取得皇上信任也属正常。只是如此一来,杨彪那里……”

“有没有联系不好说,不过,最近地确有许多徐州、豫州的商人、流民迁入洛阳近郊。至于杨彪……心腹倒是有几位,却都不大得皇帝看中。别看皇帝年纪仍小,可耍弄权谋一点也不差。杨彪、杨奉、徐晃三足鼎立又互相制约,仅此一手,足可见其聪明!”

“那主公打算支持谁?”

“嘿嘿,谁也不支持,他们掐他们地,我们办我们的。”

同一时刻,皇宫内,刘协召集杨彪、杨奉等人正在商议徐州之事。

“朕打算让刘备顶替陶谦接任徐州牧之职,诸位卿家意下如何?”刘协佯装若无其事的问道,可紧张的眼神却出卖了他。

老成持重的杨彪率先道:“皇上,徐州内乱尚未理清,谁对谁错也没定论,若此时任命刘备为徐州牧,恐怕将引起各方猜疑,更甚者,引起各州不满……高勇就不用说了,他与刘备虽曾相识,但近几年关系一直不好,支持皇上的可能性不大;兖州曹操、豫州袁术皆与刘备有隙,搞不好引起他们强烈反对,战端再起亦不无可能;而荆州、扬州、益州早已不听朝廷号令,只怕也会趁机生出事端。”

“这……朕也想过,怎奈徐州地处要冲。有其呼应,洛阳这边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至于荆、扬、益三州,其心思朕都知晓,可目前朕无能为力,只好尽可能地安排忠于汉室之人,以待将来……”后面

刘协省略了,可众人心底都清楚皇上的意思。

“皇上,此举正如杨太尉所言,既有可能引来各方反对。故此。臣倒有一方法,或许可以取得效果。”左中郎将李固出言道。

“李卿快讲!”

“是,臣的办法是陶商、陶应二择其一升任徐州牧,而刘皇叔晋为徐州别驾暗掌实权。”

“妙!”杨彪一声赞。“此法甚好,暗合兵书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形容贴切。此句出自何处?”刘协终于露出笑容,可他后半句话却把杨彪搞得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