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天下

第 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诗社(二)

天下 高月 1187 12-14 10:42

。回京寻找机会,托了不少人,但因他辞去官职,在吏部落下了差评,竟无人敢用他,使他处处碰壁,生活也日渐窘迫,只能靠一些老友接济度日。

王昌龄心冷了,准备过完年后回故乡亳州种田,今天韦涣之弟韦沧邀请长安名诗人赏梅,本参便将他也拉来了。

王昌龄也早听说了李庆安的大名。连忙施礼笑道:“李将军青海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我敬佩万分。今日得见本人,少伯三生有幸。”

旁边奉参笑道:“前几日我和少伯兄说起李使君,少伯兄还特地为使君的安西斥候营赋诗一,以嘉壮志。”

李庆安听王昌龄居然还替自己的军队写诗,不由心中好奇,急忙拱手笑道:“愿听王先生诗作。”

“在下闻将军壮举,便写了一诗送给将军和将军的安西军将士。”

王昌龄微微一笑,背手吟道:“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佻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李庆安大喜,原来这诗竟是写给自己的,他躬身深施一礼道:“多谢王先生的美誉。”

这时,远处有家人在招呼他们二人回去,举参道:“不如使君与我们同去吧!”

“我要先找一个同路来的人。等会儿再去。”

“那好,我们先去了。”

本参和王昌龄拱拱手,便先去了。走了几步,本参忽然又转回来,低声对李庆安道:“使君,王昌龄穷困潦倒,求职无门,昨天说起我要去北庭,他也不胜向往。”

李庆安明白他的意思,便笑道:“把他的住址留给我吧!”

本参暗喜,连忙摸出一张王昌龄的求职拜贴,递给李庆安道:“上面有他的住址。”

李庆安收下,又问道:“今天还有谁来了?”

“太白兄可能也要来,高适也来了。不过自从他做了哥舒朝的幕僚。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本参叹了口气,这才再道谢一声。快步去了。

没想到会在韦府遇见王昌龄,李庆安对这次韦府之行倒有了几分期待。李白、杜甫、王昌龄、王维、本参、高适、王之涣,这些都是同一时代著名诗人,不知今天自己还能遇到几个?

李庆安加快了脚步,他急于找到独孤明珠,给她说一声,以免她着急。

转了一个弯,李庆安到了梅园的另一头。前面是个。“丁。字岔口,只见一名身着粉色长裙的女子从另一头袅袅娜娜走来,满树梅花遮住了她的容颜,但见她身姿丰盈窈窕,长裙飘然间有一种天香国色之美。李庆安忽然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个身影。非常熟悉,念头一转时,那女子已经从梅枝中走出,竟是一张勘与梅花相比娇艳的俏脸。

“独孤明月!”

李庆安脱口而出,来人竟是独孤明月,明月一回头,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平淡下来。轻描淡写道:“原来是李将军,真是巧啊!”

“明月姑娘,你怎么会在这里?川,你们诗社今天聚会呢!我差点忘了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