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天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危机暗藏

天下 高月 1198 12-14 10:42

帝王四十年, 这种情况见得多了, 当年因铜料不足,市面上大量出现了劣质铜钱,他也异常紧张。曾严令各地不准私造铜钱,并严禁私人采矿,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也现,这些劣质钱也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危害,便渐渐又恢复了私人采矿、官府收税的旧制。

更重要是官府查出这些钱是来自于权贵宗室的庄园,李隆基便知道这一定是长安权贵铸钱谋暴利所致,铸一贯钱,工本值不过七百五十文。暴利所在,天下权贵者焉能不趋之若骜。他也管不了,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现在银钱又出现这种情况。他当然心知肚明,金银都在谁的手上,绝大部分还不都在那些宗室权贵的手上吗?要造劣币,也只能是他们所为,这让他怎么办?下一旨意禁绝吗?他不知下过多少旨意不准兼并田地,可有用吗?

而且只是劣币而不是伪币。不过是含银量低一点而已,这也没办法,大唐的银产量本来就不高,不降低含银量,怎么可能多银钱。其实在李庆安提议行银钱之前。李隆基已经在考虑行大钱了,他也是迫不得已,府兵制败坏后,只能实行募兵制,官府要负担粮饷,开元初年时。每年只要两百万贯的军费,到了开元末期,军费便已经增加到一千万贯,而去年军费更是激增到了一千五百万贯,而大唐全年的税钱也不过二千万贯出头,这里面还有他李隆基的耗用,财政异常紧张,根本就入不敷出。

就在李隆基准备行大钱时,李庆安便提出了行金银钱,这正符合李隆基的心思,正好可以替他解决部分财政不足的难题。

而现在李庆安耍求严加管束行银钱,李隆基怎么会不厌烦天下财富都是属于他李家。行银钱可以增加朝廷财富,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又有何不可?只要不做得过分,只要天下小民活得下去,就没有什么大碍。

“李爱卿,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联有些累了,改天再和你谈吧!”

说罢,李隆基起身准备走了,李庆安急忙上前两步道:“陛下,听臣一言。”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李隆基的口气已经很不耐烦了。

“陛下,银钱不比铜钱,一枚铜钱伪币危害不大,对普通民众也无多大损失,但银钱出现伪币,不亚于大钱的危害,陛下若不严加管束。那人人都会争铸银钱,大唐产银量本来就哪来这么多白银造钱,只会造成含银量越来越低,银钱泛滥,届时官定一银钱值百文。恐怕民间还不值十文,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钱制混乱,会造成物价飞腾,民众不再相信银钱,这不仅对朝廷,对陛下也是重大损失,请陛下三思。”

如果在十年前,李隆基或许会认真听取李庆安的建议,然后再召集相国们商议对策,但现在他年老体衰,精力不足冲须绞尽脑汁的事情巳是厌烦!极,李庆安没说宗,凹摆手道:“你是杞人忧天,问题还没出来,你想这么多做什么?联心里有数,起不了什么风浪,再说联已经同意皇亲国戚铸钱,就是要让他们共同维护钱制,这种事情靠联一纸禁令就能堵得住吗?”

李庆安见李隆基听不进自己的话,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