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调教初唐

第756章 调教的目标

调教初唐 晴了 2313 12-30 12:35

,谁都能提出自己地政治主张。所以,才能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那次的思想大辩论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可惜。孔子却因为少正卯的政治思想与自己不同杀了他。用今天话来说,少正卯是孔子地政敌、异己。那么排除异己就很是正常了。但问题是,孔子宣扬的思想是仁啊。连当时各国国君都能允许不同意见地存在,做为儒家的领袖以仁标榜世人的孔子又为什么对不同政见那么的仇视啊?(115wx)•(org)

那么孔子地仁在哪里?后世的儒生。大都不承认历史上生过孔子杀少正卯的事情,也许他们也感觉孔子在这件事情地处理上缺乏考虑。因此就为尊者讳。想掩盖事实与真像,姑且不论是不是事实,但是这一事例恰恰就像是一记沉重地警钟,被我拿了过来,狠狠地敲击在李治,这位大唐未来皇帝的心头,目地。就是要他警醒。

☭想看晴了的《调教初唐》吗?请记住[115文。学]的域名[(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师尊之言。治受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就算他真地有错。这并不代表着他就是犯罪,若真如此,古时何有百家争鸣,就算我大唐,执政之朝堂上,亦同样各有想法,若真要治罪来,怕是连我这个太子,也得与俊哥儿您一般了。”李治很会说话,小小地拍了我一个马屁,还很明白地向我表达了他的心意,代表着他同意,并且认同我的这一观

“小治能有此想法,为师甚慰啊,我大唐可以有万国来朝,靠的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绝不会因言而罪人,更不会以莫须有之罪而治人以罪,所以,我大唐才能同时存在这么多地宗教,也才能让那些异邦之人倾慕我大唐那种从百姓至朝庭都宽阔而博大的胸襟。”我赞许地朝着李治点了点头笑道。

说到了这儿,我忍不住地感慨道:“你爹就曾在朝堂之上说过:‘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又曾与朝堂诸臣相约:‘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酒肉,但未有著令。又百司断案,唯据律文,虽情有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呼!’……”

杀一个死囚,得向皇帝报告三次,以决定是否实行死刑,以减少死刑,枉绝冤枉。还规定实行死刑之日,尚食不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因为酒能乱性,音乐能使人沉缅于情感这中,不能进行理性思维,目的是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让皇帝进行冷静思考,以免错杀无辜。古之帝君,能做到如此地步根本没有,就连嘴巴子上说说的也都没有听闻过,止有李叔叔一人矣。对李叔叔的赞扬与崇拜之情绝对是涛涛不绝,因为他值得每一位华夏民族的帝王学习,甚至后世的当权都也都应该学习他这个胸怀。

没有李叔叔,也就不可能缔造如如今的大唐,古代帝王里,能受我个人如此推崇的,也只他一个而已,至于李治,不过是摸着他爹的脚印过河,虽然也有一些成绩,但是,奠基者如果不打牢基础,李治又何以能更上一层楼呢?

--------------------------------------------------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