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调教初唐

第851章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兵

调教初唐 晴了 1197 12-30 12:35

虽然心里边这么歪歪着,可是表面上本公子可不敢有丝毫地表露,一脸真诚的笑容:“嘿嘿,岳父大人明鉴,小婿既然挂着一个将军的名头,又身负军事学院之重任,岂敢不殚智竭力而为?小婿觉得我大唐的府兵制确实是一良策,不过,日后若是土地兼并严重地话,均田制的瓦解,必然会影响到我大唐府兵制地延续。小婿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不过也正是由其中才现了我大唐之精锐何以能扫平天下,又能守得国家安宁的关键所在,所以,小婿这才冒昧地向岳父大人进此一言。”

“别谦虚了,老夫还不知道你是甚子人?呵呵,不过,你这法子确实不错,怪不得你小子整天地让老夫去东征西讨,赶情你早就盘算好了,占的地多了,土地兼重的时间也就会相应的延后。”李叔叔这话根本就是讽刺人,我能指挥得动您老人家?说话也不兴打打草稿。

“只不过,这府兵制,确实是与均田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是我大唐的人口涨的甚快,从我大唐立国至今,不过三十年,可是三十年之间,我大唐的户数已经从立国之时不足三百万户,到了如今的五百余万户,人口比之当初涨了近一番,看来,

南方和北方的开还是需要加紧啊。”李叔叔抚须

大唐的人口并不算多,但同样,华夏大地的开以中原之地为最,关内道、河北道南部,河东道、河南道、山南道,总计占了大唐总人品的三分之二,而向北、向南,开程度都小的可怜,不说其他,光是中道,一道的人口不足二十万户,另有各少数民族生活在江南中部那些未开地区,人口也不过二十余万户,人口加起不到两百万,可是中道的面积可是相当于后世的两个贵州省那么大。

这三年多来,朝庭大力地推广土地置换方略,另外,为了进一步的将人口往人烟稀少区引导,我提出的功勋授田制同样得到了李叔叔的肯,嗯,这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当初李叔叔这个老流氓戏弄我,把本公子的食邑整到了遥远的朝鲜半岛。

本公子也不是善良之辈,损人不利已咱也咱干,如果要死,肯定也得拉上一群垫背的才罢休,正是出于这险恶的用心,我悄悄地向李叔叔献了功勋授田制这个战国开始至秦朝都一直在使用的制度。

李叔叔一见,果然喜为良策,现如今,苏定芳等大唐名将跟本公子差不多,食邑不在辽东,就在陇右,更远的比如裴行俭,他的食邑被李叔叔无耻地安排到了林邑之地。

至于将士们的功员授田,也全都都授在辽东、倭岛、林邑,总之全部都是偏远地区,但却比以往的授田亩数高出了一倍,这也使很多将士很是欢欣鼓舞,虽然远,可田良多了,养活的人就多,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能得到保证,为啥不干?

------------------------------------------------

而原本大唐的诸位勋贵,田是授过了,不过,李叔叔同样也采取了土地置换的方略,但凡勋贵之后,愿意实行土地置换者,可以获得人口密集地区以外,三倍数目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