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王老五的单身生活

第三十八章 佳人爱才子

兄弟在打架争家产,一方都不想少了自己的那份,因为萧伯仲是蓝营的人,所以他的话语中带有对绿营的蔑视和讥讽,对于王老五这个外人来说,纯粹是听说书,当做下酒菜听听罢了。

两人午餐后,又回到书房,萧伯仲亲手泡了一壶功夫茶,仍然是宝岛百年茶树产的那种稀罕名品,这让王老五有种错觉,似乎自己也跟随着萧伯仲回到了他讲述的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十七世纪中叶,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腥风血雨,好似离他很近,仿佛就在昨天。品着百年茶树的茶汁,听着几百年前的历史,乐哉悠哉。

萧伯仲打开电脑录音后,又开始给王老五讲起合欢佛在清代早期的故事,合欢佛开始涉及到了吴三桂:

说起吴三桂,不得不提陈圆圆,要谈陈圆圆,就会谈到李自成、冒辟疆和一些与此事有关联的人物。

巧合的是,吴三桂这个人,与多尔衮是同年,都是1612年生的,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在的尺寸大概1.73米左右,算是中等身材,不是传说中那种身高八尺力举千斤的人,但他目光如注、英俊威严。他是武举出身,据说武艺超群,在战阵上披坚执锐、左冲右突、骁勇非常,有次皇太极在战场上远远看见吴三桂那种左冲右突的骁勇,不禁用马鞭指着他对麾下赞叹道:‘小吴总兵真是条好汉子!’

他勇猛到何等地步呢,有个事例可以证明,在大明天启末年,吴三桂曾带二十余名家丁,从四万满洲官军手中,把父亲解救了出来,他的这个孝勇之举,当时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吴三桂的父亲做过锦州总兵,叫吴襄。

吴三桂曾经在北京短暂逗留期间,凭借他年少而豪爽,在京城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有人陈赞他为‘白皙通候最少年’。

崇祯四年(公圆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三桂父亲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明军全军覆灭。崇祯一怒,将吴襄下狱,并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算是最高指挥官了,这一年,他才二十九岁。

据说吴三桂统领大军后,那些军士们‘胆勇倍奋,士气益鼓’,说明他很会带兵,是明朝末年最后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铁骑部队。

如此一个在当时那种乱世中可以揭竿而起,自立为君的人物,最后却因为一个女人,投靠了清朝,为大清打下半壁江山,最后不得不饮恨死在大清的屠刀下。

吴三桂的传闻很多,就像如今的大明星一样,绯闻不少,人们谈论起他和陈圆圆来,津津乐道,有的男人还以他为榜样,是他的‘桂丝’,专门研究他和陈圆圆的那些破烂事,还有的人说他是卖国贼,是大汉奸,引异族绞杀汉人的刽子手。不管人们如何褒贬吴三桂,都没必要在这里过多的去费口舌谈论他的是非。我们只说与合欢佛有关的,别的尽量少扯为好,免得惹毛了那些‘桂丝’和‘圆丝’,让人家骂你我是吃饱了撑的瞎YY。

为何合欢佛会牵扯到吴三桂的头上,这不得不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叫冒辟疆,号称是明朝‘复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