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其他类型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第 103 章

……

“小卫同志,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想到,在江东镇发展特色小众旅游项目的吗?”

“我的意思是,既然是小众旅游,你们怎么能确定,来江东镇游玩的游客数量,能养活得了这么一座城市呢?”

这个问题,镇上的干部也回答过,而且有理有据,一二三四五,列举得明明白白。

可江百里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至于是什么,他还没想明白,但是,看到卫昇之后,他突然就想听听这个年轻人的想法。

现在很多老一辈的人,对于混娱乐圈和自媒体的年轻人,都有些顽固的偏见,觉得这一代的年轻人不能吃苦、贪图享乐,不愿意进工厂、下基层,为人民服务,一味的追求暴利和享受……不是搞什么自媒体,就是去送外卖开滴滴!

就不能踏踏实实进厂打螺丝、为社会做贡献吗?

江百里对此却嗤之以鼻。

能过上吃香喝辣的好日子,谁没事闲得慌,非要去过朝不保夕的苦日子呀?

你们说这一代年轻人怕吃苦,贪图享受,你们怎么不问问自己,换成几十年前,你们自己年轻那会儿,到底是想下乡做农民,还是进城做工人呢?

自己年轻的时候怕吃苦,削尖了脑袋想进厂做工人。

怎么,自己年轻的时候尽挑好工作,现在看到下一代不愿意进厂拧螺丝就急了?这就是现在年轻人所谓的“双标”吧?

虽然镇上把江东镇产业转型方案写得非常漂亮,甚至可以直接拿去宣讲,但,江百里还是想听听年轻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

没想到卫昇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道歉。

而且是对江东镇政府郑重道歉。

“对不起,当初做这个方案的时候,脑子发热,一心想着满足年轻人对小众文化的追求。但是,最近我在参加一档节目的时候,突然想到,其实除了年轻人之外,或许,很多从七零、八零年代走过来的前辈们,更想来江东镇走走看看……”

卫昇把自己前段时间参与录制《打工人》栏目,意外和海棠苑一帮退休老人混了很久的事情简单解释了一下。

他发现,这帮有钱有闲的退休老人,退休之后那几年,几乎把年轻的时候想去没去成的各大知名旅游景点,都跑了个遍。

可是,四处打卡的结果是,他们非但没有感觉到人生圆满,反倒一个个更加空虚了。

闲聊的时候卫昇才知道,原来,这些退休老人闲下来之后,最怀念的,反倒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吃苦奋斗过的地方。

有年轻的时候在屠宰场上班的,怀念凌晨三点开车下乡、收购生猪的日子。

有年轻那会儿在林场上班的,怀念秋天在林子里捡野鸡蛋、冬天撒稻谷扣野鸡的日子。

那个年代的生活真的很苦,可也真的很快乐,因为太穷了,就连记忆里小卖部里廉价的水果糖,落在回忆里,也变成了现在吃多贵的进口糖果都比不了的美味。

“当时我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