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其他类型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第 96 章

的老人,可以单独点一个陪护,也可以几个人“拼单”,找一个陪护做导游,在本地吃喝玩乐一整天。

又比如说“跨医院陪诊”,有些老人身上还有特殊病症,本医院没有特色科室,需要去本地其他医院治疗的,常规做法当然是直接把人送到这家医院。但,你要是嫌弃人家医院服务不好,也可以花钱,从本医院请自己熟悉的陪护全程陪同。

这里甚至还有“老年舞蹈团”、“老年话剧社”、“老年摄影社”这样的高端社群服务,听说他们医院每年都会有一些老人约好了时间门,组团来这边康养几个月,一边调理身体,一边还能凑在一起玩儿,搞个话剧社,舞蹈队啥的,医院帮忙请老师,还可以请摄影师来拍照拍视频,玩得不要太开心哦~

“还是得努力赚钱啊!养老和活着,真不一样!”邵平嘀咕了两句。

站在他前面的卫昇听到他的感慨,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两下。

可不是?他们这一代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什么养儿防老?儿子再亲,也没有卡里的余额靠谱。

没看到医院全力抢救的,都是退休工资很高、或者家产丰厚却还没留下遗嘱的老人吗?

那些没有退休工资,或者没有多少积蓄的,别说住这种高端养老医院了,公立医院都住不起好吗?

一场直播下来,算是揭开了养老这个产业的神秘面纱,高端康养医院的特色服务,让众多观众一边疯狂羡慕,一边盯着自己的银行卡余额默默流泪。

虽然不婚不育,日常开销少了很多,但为了老了以后能过得好一点,还是从现在开始,努力赚钱吧!

别人鸡娃,他们鸡自己!

……

几天后,社工技能培训班结业,邵平和秦芳顺利拿到结业证书,正式进入海棠苑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操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入职。

所以,之前卫昇他们录节目的时候,粉丝在网上帮他们辟谣吵架,说的那些话都是对的,由各县区街道开办的养老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可能比不上收费高昂的私立康养医院,但用工规范,而且能用最低的成本,给住不起养老医院的普通家庭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居家养老服务。

邵平和秦芳就这样成为了同事。

为了方便拍摄,节目组特意和街道打过招呼,把俩人都安排到了海棠苑街道。

不出意外的,秦芳选择了带孩子上班——不是她不想送孩子去托班,是交不起托班的费用。

她现在还没入职,就算入职,工资也要下个月再发,前夫每个月给的1600元抚养费,还不够房租和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秦芳不得不省吃俭用。

听说服务中心除了基本工资外,每个月是按照实际服务的次数发放绩效奖金的,秦芳一开始先接了两单,渐渐做熟了之后,她开始疯狂内卷,主动给自己加单——

早上送大女儿上幼儿园之后,她会顺路去附近的菜市场,帮几个腿脚不便的老人采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