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我成了大明勋戚

627 来者不善 (二合一)

何权倾朝野,终究这个大明江山不是他的,还能挡得住整个士大夫阶层?

“钱藩台一腔公心大义,让老朽敬佩不已,哪怕就是豁出这把老骨头,也誓要与朝堂权佞抗争到底!”

“还有鄙人跟河东学派,与国贼势不两立!”

郭成跟薛淳两人相继表态,他们早就已经不满“沉学”异端邪说的存在,干脆趁此机会抵达天听,全面拨乱反正。

霍州学派跟河东学派在明朝北方的影响力很大,短短半个月之后,整个北方士林学子全部调动了起来,各大衙门站满了抗议新政的读书人。

顺带很多底层不明真相的农民,见到批判新政的声音越来越大,就更笃信沉忆辰颁布的田产税,是朝廷准备吸食民脂民膏的战争税。

任凭地方官中的“沉党”成员如何解释,都占据不了舆论权的优势,动荡的范围愈发扩大。

要是普通百姓闹事围堵衙门,官府还能派兵强行驱赶镇压,可面对北方两大学派的士大夫阶层。别说是镇压了,一般县令知府还得客客气气,把领头的请进衙门喝上一杯香茗。

读书人本就有着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再加上学派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没有靠山的地方官得罪他们,很难在吏部考核中保住头上的乌纱帽。

这种局面到了明朝中后期愈演愈烈,比如南方苏州等地的衙门,经常被闹事的士子搞得一地鸡毛。再后来明朝末期风气败坏到极致,读书人连脸面这块遮羞布都不要了,江南富庶之地市井百姓或者生意人出现什么冲突,嘴上最常见的一句威胁话语便是:吾雇秀才打汝!

没错,就是雇佣秀才去打人……

谁能想到在特权的发酵之下,读书人演变成为了“黑恶势力”,并且对于官府而言,他们比泼皮无赖要难对付多了,打了人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办法追责。

地方混乱的局面传递到了京师,引发了朝堂百官诸多不满,哪怕就是朝中沉党成员面对新政,心中其实也颇有微词。

毕竟抛开“沉党”的身份,他们本质上还是一个士大夫,可能认同沉忆辰的一些理念,但寒窗苦读十来年的儒家思维主导下,依然难以接受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概念。

千百年来士大夫免税的约定俗成,怎能轻易改变?

对于外界各种沸沸扬扬的喧嚣,本来放言要彻查围堵衙门,并且坚定推行新政的沉忆辰,却意外的沉寂了下去。大半个月过去没有看到他后续动作,让朝中许多官员到极其意外。

要知道以沉忆辰雷厉风行的性格,放言出来的同时就基本上展现行动,这次却一改常态,不由让人有些心中怀疑,是不是背后隐藏了什么大招,就等着来个一网打尽。

事实上沉忆辰没有玩什么欲擒故纵的操作,那日放言过后,他本打算再任命沉党官员辅左杨鸿泽,用雷霆手段去处置背后扇动民乱的士绅。

结果就在考虑人选的时候,从边疆传来了一封紧急军情,蒙古汗国出现异动集结了大批兵马,从动作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