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第四百九十四章 钱江科技潮下

级企业的工人数量突破五万,从事的确是低端代工的工作,工人们的工资并不高,但是这份工作真是太重要的。一个学历不高的人也能拿到看起来挺不错的工资,很多人为此满足,当然这也对内地的农闲时的农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德新公司的产品逐渐进行外包外协。

大明所在的电脑配件装配车间,如今工人们还是坐着流水线,现在和以往已经有了区别。

形势所迫,工人们被要求进行企业培训以适应更高级的加工作业。兄妹俩看到,工人们一个个穿着白大褂带着护目镜,拿着微型焊机处理着一些芯片板。

这个车间的工作是负责点锡,把usb的插口和后面的芯片连成一体。就目前情况,全自动的机械手还没有升级的必要,每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很大,他们也乐此不疲。

大明看着这产生了一丝共鸣,当年的童工事件,自己客串了一把流水线工人,和木馨做的都是些比较简单的事。当时一天生产两万个产品,那是非常辛苦的,不过一切都是自己定的任务目标,作为企业老板参与进来也就体会到了普通工人的疾苦。

大明陷入了短暂的瞎想,就被杨桃的话所吸引。

“哥,你说咱们进行大规模产业升级,用机器人代替这些纯手工的操作,会不会让工人们认为咱们要大规模裁员?”

“这……” 大明回想着一些史料,那些是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史。

自从英国的珍尼纺纱机诞生后,手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业大有被冲垮的可能,因此很多愤怒的工人为了饭碗砸毁机器。结果形势并非和工人想的那样,庞大的产量与庞大的需求共存,而工人的数量还是稳定的。结果则是工人拿到了更多的钱,第三产业也顺势起来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工业的力量,强大的布匹产量倾销清朝时代的中国。有人说,摧毁中国经济的不是鸦片,而是这些工业化量产的洋布,直接使得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濒临崩溃。

回过神来,再看看这些工人。他们每天都是这么劳累,工资当然是高达三千人,这一点大明自诩一个良心资本家。

杨玉峰看到儿子眼神有些迷离,便说:“孩子知道吗,咱们杭州市普遍的工资是一千多元,我们已经超过平均的三倍了,个别的专业老师傅,他们的工资可以是两万。”

“对,我知道,更关键的设计师月薪在十万以上。”大明看着父亲,“这一点我觉得咱们还有提升的空间,我想咱们应该毫不犹豫的继续扩大生产。国家给我免税到2001年的最后一天,到那时候还有两年多,我想咱们可以用这么多时间积累下更庞大的财富。”

钱拦在钱包里终究毫无意义,不如把他拿出来进行投资。杨玉峰正有此意,汝宁方面正进行大规模的厂区建设,那边的市政为了发展已经把经济中心略微转移向制造业。杭州这边挨着钱塘江,距离东方的明珠上海更近,未来的商业应是爆炸性发展。

“儿啊,现在你和杨桃都在,咱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