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我的妹妹是偶像

第六零零章 中西之争

我的妹妹是偶像 赵青杉 1193 05-31 12:12

值观是迥然不同的。

在基督教教义里, 除了上帝, 一切都是偶像,金钱、皇帝、人文、主义,都不值得被高举;一切的契约都被重视,因为契约的见证者是全能、公义的上帝。

而我泱泱华夏,历经几千年的金戈铁马、王朝更替,没有内生出宪政民主制度。传统文化的张力太强,文化的土壤里确实缺乏像五月花号上的那种基因。全民默认潜规则,缺乏契约精神,对异己者充满你死我活的阶级仇恨,是华夏文化封闭的特性。

很简单的来说就是,西医可以容纳中医,但是中医却永远只能做纯粹的中医。

因此华夏要想将华夏向全球输出,就必须妥协与改良,精神产品的问题当然与经济有关,但更加重要的不在那里。出不了某种艺术作品的原因,既不在经济条件,也不在“国际化程度”,更不在“市场细化”不够,而在于我们社会文化和心理格局,在于我们民族的(至少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文化趣味。

如果这方面没有变化,我们肯定做不出属于华夏文明的文化输出产品,更加出不了足以感动全人类的文学作品。

可是大部分民众并不太懂的“华夏文化”的症结所在,他们只会跟着舆论走。

其实“罪恶王冠”在欧美走红,这本身应该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但实际上在华夏文化圈,不认可的声音却居多,因为让“罪恶王冠”享誉国际的,并不是华夏流行音乐,而是彻头彻尾的西洋音乐。

音乐圈反对的声音倒是不多,毕竟大家都要赚钱,又不是程晓羽一个人这样干,说不定自己也要跟着走上这条路,但是荣誉感自信心爆棚的华夏文化圈却认为这是失败。

仍谁都没有想到,这下引发了********。

《华夏文艺》发文称:“罪恶王冠”的音乐能登上欧美音乐的榜单当然是件好事,起码证明了我们华夏人能做出好音乐,可是遗憾的是这些音乐,从里到外,连骨带皮全是西洋音乐的东西,只是这个乐队在华夏而已,很可惜这些音乐没有一丝一毫和华夏相关。

程晓羽先生做为一个成功的音乐人,应该更多的关注民族音乐,更多的把属于华夏的好音乐带给世界,做为新一代最优秀的音乐人之一,这是一个华夏人必须肩负的责任。

《艺术家》发标题为《西洋音乐的胜利》通稿称:这是属于西洋音乐的胜利。

纵览华夏历史上的音乐成就,宋代之前音乐作品的丰富度、艺术高度俯瞰世界。宋代之后发展停滞。明代中叶后,逐步落后欧洲音乐。

然而不幸的是,如今的华夏流行乐团缺乏创新和融合,一直在模仿西洋音乐,从未曾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只有一个“毒药”在试图改变,但只是披上了华夏外皮,骨子里依旧还是西洋音乐。

但好歹毒药还在致力于为华夏文化张目,可“罪恶王冠”这种彻底抛弃华夏文化的态度,实不可取。

虽然音乐没有国界,可我们艺术家是有国界的,希望程晓羽先生能用自己的才华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