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我的妹妹是偶像

八五一章 伊集院静美的迷之身份(续)

我的妹妹是偶像 赵青杉 1193 05-31 12:12

他不该受到是非的仲裁。

虽然他并不想借此成为偶像,这叫他越来越理解福伊(foy),那个被基督徒杀害的十五岁女孩。她拒绝偶像崇拜只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后一点自由,精神的自由。而后人却把她作为圣女膜拜,把她肉身的一部分塑成塑像,使她也成了偶像,放入为她在康奇斯城建造的庙殿里,以膜拜为了人类最后的自由而牺牲的先哲。

在想一想,秦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发布“挟书律” “禁私学” 等一系列严酷的摧残读书人的政策,导致大量的书籍在秦汉之际消失,尽管是冒着杀头的风险,还是有无数读书人悄悄的抄书,有些为了保证作品延续,只能说是自己写的,而这样的行为保存了一部分文化典籍的传承。

当然程晓羽远说不上如此崇高,流行音乐的地位也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但对于喜欢音乐的程晓羽来说,它却是很重要的,对于喜欢程晓羽所带来的这些音乐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或许隔了一两个时代,有些音乐还能继续闪耀光芒也说不定.........

闲话不多说,我们回归正题,霓虹的在废除了农历新年之后,农历新年除夕就变成了元旦,尽管时间上随着西历过,但霓虹还是保留了不少传统年俗。遣唐使时期开始的文化渗透导致其中有些年俗完全“拷贝”自华夏,如贴春联,放鞭炮和大扫除、发压岁钱等。

尽管如今霓虹家庭现在已经很少贴春联了,但商铺大多还是会意思一下,祈求开门大吉。当然,春联上写的都是日式汉字,读音、对仗和含义也和我们华夏的春联大为不同。

当然除此之外,霓虹也有自己特有的年俗,比如“挂门松”和写“年贺状”,所谓“年货状”也就是我们华夏人的“贺年卡”,只是随着科技的发达,通讯的便利,在华夏“贺年卡”这样的事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霓虹还在延续这个传统,今年的霓虹,据媒体统计就在年前寄出了一点二亿张“年贺状”。

在新年第一天,程晓羽他们每个人都收到了来自伊集院静美的“年贺状”,伊集院静美写给程晓羽的“年贺状”,是一个红鼻子的雪人,睁着大眼睛伫立在繁华都市中的明信片,非常精美,打开还有悠扬的音乐响起。

她在背后用日语写到:和你认识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我至今为止人生中最有意思的时光。

你的地图现在似乎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这可是很棒的事啊。

我衷心祈祷你可以相信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

祝你新年万事顺心,伊集院静美。

程晓羽看着伊集院静美娟秀又好看的字体,暖心又深刻的劝慰,觉得自己的运气还真是不错,虽然一直在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冒名奇妙敌对的人物,可他也一直在收获,收获了许多人的真诚和友谊,人生对他来说还是偏袒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