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64章 实验之后

毕竟本时空的苏联媒体清一色是官方的, 各报社都是隶属于当局的传媒部门, 因此它们同意是行政部门。

基于这种情况,重大消息的传递完全是内部进行的,以至于不需要记者亲自去参与。

军区司令还是喜欢老办法:“如果细节问题,我们写一个报告交给报社编辑,这就行了。”

“不!”杨明志摇摇头,“请您注意那些记者同志的眼神,他们真是有一肚子话憋着想说,他们太急切了,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机会。”

“这……”

“还请您接受我的提议。终归是关于枪械的问题,我这个首席设计者有义务将事实告诉公众。”

司令想了想,就凑近杨明志的耳朵:“我想,您的新枪情报还不要大肆的传播,我担心一些核心的秘密泄露出去。”

“无所谓,我自由分寸。”

杨明志的确是无所谓,因为新西伯利亚存在敌人间谍的可能性几乎的没有的,再者关键性的技术细节,自己会扯出来吗?当然不会。

何况还有另一个事实,德国已经在1942年开始研发stg44突击步枪,原型枪就是在1942年完成的。因此在那个位面,一些老stg44依旧在各路反抗军手里作战到21世纪,它们干脆被称之为ak42,徒增滑稽。

但军区司令当然不知道这一点,他单纯的觉得所谓突击步枪,苏联就是世界的先驱,作为先驱者暂时需要一点保密。

双方再商量一下,最终确定,几个官方报社各派遣三名记者去军区司令部。至于其他人,他们将在军队的护送下,平安回到各自的报社。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还有许多人留下来执意为杨明志道贺。

尤其是几位厂长,见得将军和市长等人的窃窃私语告一段落,这便大胆了凑了过去。

又是一番客套的赞誉,仿佛间,一切的功绩都归为杨明志一人,这种过分的赞誉让人实在难为情。

兴头之上的杨明志也懒得继续谦卑:“好吧,我的确有很大功劳,你们几位作为落实图纸工艺的操作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以后领袖奖赏时你们都有份。”

“当然,我们都有功绩,我们都做好准备,如果上级下达生产命令,我会立刻落实。”说这话的是尼古拉耶夫斯基。

杨明志不禁眯着眼睛,要知道本来就是这个老家伙态度最为强硬。什么技术工人数量吃紧,什么生产机械紧张。厂长突然变了画风,肯定是看到了疯狂射击的一幕,心态完全改变。

是不是这样呢?

杨明志试探性问了一下:“好吧。那么尼古拉耶夫斯基同志,我需要的冲压车床?”

“没问题!包括技术工人我都可以提供!我现在就一个态度,冲锋枪的时代必然落幕,以后就是突击步枪的时代。我现在恨不得就给上级写报告,我的工厂干脆全生产新枪算了。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打击侵略者。”

此乃一番务实的言论,整个830厂调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