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872章 会议(十二)结束

反问一句。

“这一问题?我没有仔细考虑,不知其他同志怎么看。” 说罢,斯大林看看左右。

“那就让我说说意见吧!”

说话者是科涅夫,他的确有自己的一套建议。

“于那些招募自集体农庄的农民,将他们训练成优秀的士兵,这需要很多的时间。而城市居民,他们的综合素质更高,对待苏维埃的建设他们的意志也更加坚定。所以根据我的调查,逃兵中相当多的人是来自集体农庄……”

斯大林当即提出异议:“科涅夫同志,您的话是一种歧视。”

科涅夫的心咯噔一下,他连忙解释:“对不起,我失言了。我的意思是,我军必须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而这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这和我军目前的一个月新兵速成训练模式是违背的。综合而言,的确是城市居民的素质更高,归根结底,他们受到了更多的学校教育,因为,我们应该更多的招募市民当兵。”

斯大林摇摇头:“在征兵问题上,城市或是农庄的居民,大家都要履行相同的义务,您的话等于没说。”

“不!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征兵部门一定忘却了他们的存在。”

“哦?那是什么人?”

“是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他们可能是十年级或是九年级,但他们已经满十八岁了。这些人,他们往往有着很高的知识水平,尤其是数学水平,他们可以被训练成很好的炮兵瞄准员,以及侦察兵、通讯兵。

无论是男孩女孩,我们不需要他们到一线冲锋陷阵,他们是极佳的技术兵种。例如一名通讯兵,把一个中学生或是大学生培养成通信兵的时间成本是很短的。

至于招募五十岁的人,只要他们身体素质可以,担任一线战士完全够格。”

科涅夫说的的确是一个事实。

军队接受了大批的年轻志愿者,他们往往刚刚成年,一腔热忱的为了保卫国家报名参军。列宁共青团正是这项爱国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全国各地年轻的列宁们踊跃参军。不过碍于组织的制度,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加入组织,而相当多的大学生已经参加军队报效国家。

正如科涅夫所诉说的,参军的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他们几乎都做了技术兵种,甚至是学习文学的学生,他们就是担任文书的最佳人选。

本来,斯大林已经认同朱可夫的意见,现在科涅夫站出来说明了意见的合理性,这自然再好不过。

只是斯大林有些惊讶,这便说:“让仅有十八岁的中学生参军?这是否是很大的冒险呢?”

这时候普尔卡耶夫更是助力:“那些年轻的学生们,他们生长在苏维埃建立后的俄罗斯,苏维埃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他们的全部,所以他们是最忠诚的年轻的布尔什维克。例如逃兵问题,那是不可能发生在年轻学生上面的。他们天生是一群爱国者,是有知识的爱国者!我们的确需要他们的帮助,我们还需要树立起更多年轻的榜样。”

说着,普尔卡耶夫又看向杨明志:“例如,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