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二百五十八章 铁道遐想

明志再转念相信,或许德国人早就帮助耶莲京娜把该做的做过了,毕竟军官于政委从来都在纳粹猎杀的名单。

耶夫洛夫的意思很简单,两组人一起行动比较好。

杨明志摇摇头:“我还是直接前往吧,马车都已经备好,此行你不用担心。”

在出发之前,杨明志命电台室的值班人,立刻向铁匠村发一段代码,宣告自己将过去。

之后,他与妻子一道,上了马车。

此番,杨明志带了点生活用品,随行人有几名警卫连士兵。大家大摇大摆的走在结冰的路面,这马车的轮子皆包了一层布,完全没有打滑。

很快就到一月份了,理论上这是这片地域最寒冷的日子。然而随着1941年的过去,这历史上毛子所知最寒冷冬季之一,也注定要结束了。未来将不会有灾难性寒流,气温也只是比往年冷一些罢了,在纬度更低靠近黑海的普里佩特沼泽,白天气温一直在零度以上,积雪开始融化。

道路在下午三点或许会变得有些泥泞,夜里自然又冻结。

这不禁令杨明志联想很多。“如果我军也遭遇到俄罗斯传统的烂泥地,那对于部队调度是一场灾难。必须想办法修筑一条抗涝的交通线!”

那么什么样的路最靠谱?当然是铁路!在原本的位面,这片普里佩特沼泽,一大群游击大队的代表在这里开了会议,游击共和国建立,并得到斯大林的支持。

在这里,游击队们建立了小型铁路网络,使得物资调运,人员运输快了很多!

想到这里,冥冥之中杨明志只觉得这是天意!原本历史,是谁主张在这片游击区修铁路的不得而知。现在,可以确定,最先想到这个的是一个中国人!

就目前铁匠村的能力,制造小型铁轨完全没问题。至于火车头和车皮,技术上也不是问题!制造蒸汽火车的科技,对于这群老毛子,那是相当容易的!甚至不需要火车头,马匹拉动也是可以的。

当年老佛爷在紫禁城都干了,如今也未尝不可啊!核心的目的就是保持一条不会出现梗阻的道路,这是未来建立沼泽地防御体系的内部关键。

想着这些事儿,杨明志一直一言不发。杨桃一直拽着他的胳膊,东边的太阳慢慢升起,朝阳金光洒在大家的身上,寒冷中的一丝温暖就是这了。

女孩比较困窘,依靠着丈夫打着小盹。

随着马车继续前进,铁匠村映入眼帘。首先见到的,便是那些错落在树林中的建筑们,这些就是未来安顿大量部队的营房。原本的计划是部队乃至师部,全部迁移到铁匠村,现实的发展快于计划。

几次军事行动,这是上级的要求,部队当然是要完成并且很好的完成。搬家大事还是拖拖拉拉的进行,至今也只有一部分部队搬迁到了铁匠村。

结果因为大量共青团员和爱国人士,他们渡过第聂伯河到达这里,首先抵达的村庄就是铁匠村。他们看到的可是现成的营房,以及完备的社会体系,这里依旧是苏联。

一组民兵已经在隘口等待着,他们都见过杨明志的,毕竟这位长官的东方脸孔非常独特。

几名士兵纷纷敬礼,杨明志还礼。

他们将路障挪开,马车得以通过。至此,时间已经上午十点,民兵指着集体农庄委员会的方向,“副师长同志,村长已经在等你了。他准备了一些吃的,诸位抵达那里可以先歇歇脚垫一垫,之后吃午饭。”

这个卡维斯基看来安排的很好。杨明志点头示意,马车继续前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