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我要做太孙

第249章 纸条

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 1643 01-04 12:52

>所以他慷慨赴死(115wx)•(org), 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笔美名。
可是现在不同⊞(11.5文学)_[(115wx.org)]⊞『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现在根本就没有身后名可讲!
所以在即位的一番折磨之后,黄子澄已经全部招供了。
况且事关生死,蒋瓛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朱元璋点点头,脸上不见喜怒说道:“朕有些话想问你,你如实回答,朕就赐你死得利索点。”
“罪臣多谢陛下恩典。”黄子澄叩首说道。
“你在东宫教导说要削藩?有这事吗?”
黄子澄面如死灰的说道:“回陛下的话,罪臣的确说过。”
“都有谁听到了?”
朱元璋就像和老朋友说话一样,脸上没有一丝的不悦。
吸了一口气,黄子澄回答道:“东宫二殿下,和三殿下。”
朱元璋淡淡地问道:“允炆怎么说?”
“二殿下颇为认同,向罪臣请问如何解决藩王隐患,微臣向二殿下表达了藩王的害处。”
朱元璋思索了一下,打开身旁的匣子,只见里面装满了纸条。
朱元璋在里面扒扒捡捡,过了一会儿才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条,朱元璋看了看,眉头微皱,眼神里面也有些复杂。
询问说道:“那二殿下呢,他听了之后是何反应?”
黄子澄懊恼的说道:“三殿下当时非常不悦,和罪臣辩解了两句之后就拂袖而去,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三殿下就没有再上过罪臣所教授的功课。”
朱元璋将手中的纸条放到了桌子上,“你是如何给他们讲的,也给朕讲一遍。”
黄子澄立刻心中悲凉了起来,他知道朱元璋对于儿子们的看重。
就像是一个老农分家产一般,虽然给最爱的长子留了最大的一份家业,可是每个儿子也都分了一小块儿。
在朱元璋的心目当中,这天下就是自己的家,他也期望家里的人都能够和和美美。
而当家里出现以奴欺主的时候,自己亲生的儿子也可以回来主持公道。
所以朱元璋才在《祖训录》中规定,“藩王在危难时刻可以起兵勤王,即所谓朝中无净臣,内有奸恶,则亲王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为了求一个痛快的死法,黄子澄只好把那天自己在东宫所说的话,又重新又重新复述了一遍。
朱元璋听过之后,轻轻挥了挥手,说道:“给他个痛快吧。”
“是,属下遵命。”蒋还领命说道。
黄子澄也叩谢道:“多谢陛下隆恩。”紧接着他就被锦衣卫带了下去。
蒋瓛依旧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整个谨身殿静悄悄的,几乎落针可闻。
朱元璋又拿起了书案上的纸条,在那上面赫然记载着朱允和黄子澄的争执,以及朱允文拦住他的去路,并发生质问的事。
朱元璋感叹的说道:“上天待咱不薄啊……”
感到欣慰的说道:“说起来咱还得谢谢老三的执拗呢,要不是他非得杀詹徽,非得和咱顶着干,咱还不知道,原来咱还有一个有本事的皇孙呢……
欣慰之后,紧接着就有些后怕。
要知道如果不是朱允熥异军突起,并且迅速占据了朱元璋的目光。
那么太孙之位就会试朱允炆的!
因为这就是朱元璋原初的设想!
从黄子澄所禀报的状况来看,朱允炆将来肯定是要削藩的!
做藩王是一回事,做帝王又是另外一种心境了!
黄子澄把帝王的思想和帝王的考虑,教导给皇孙们没有错。
如果皇子皇孙,都不明白皇帝迫切想要的是什么,那么离被宰杀也就不远了。
所以藩王们知道皇帝对他们的忌惮和约束,这对藩王活命只有好处,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希望的。!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