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我要做太孙

第553章 动心思的人

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 1180 01-04 12:52

才能相得益彰,确保万无一失。

王忠陪笑道:“皇爷,您还真看得起奴婢,要说朝中的大臣奴婢还知道,像这样的人物奴婢可就不了解了……”

“这意思是你知道的都是大人物、干的都是大事,小人物入不了你王宫的法眼喽?”

“哎呀陛下,奴婢冤枉,奴婢只知道在陛下身边伺候,对外朝的是知之甚少,李公公年长,想必他应该知道吧……”

王忠说着,就把锅甩给了李福。

朱允熥笑道:“李福,王忠说你知道,那你就说说吧。”

李福没好气的瞪了王忠一眼,想了想,道:“陛下,奴婢觉得那个叫……叫方鸣谦的,应该还行……”

“方鸣谦?此人是谁?”朱允熥想了想也没有想出来此人是谁。

“回禀陛下,他是方国珍的侄子……”

李福抬头看了朱允熥一眼,见他并未以为忤,便接着说道,“陛下,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倭寇侵扰江浙沿海,百姓深受其苦,****经命信国公汤和在沿海筑城设防。

汤和荐举方鸣谦上殿献策,方鸣谦提出在沿海筑城设置卫所,征集当地兵丁常年守卫的策略,得到太上皇的赞赏,故派汤和领方鸣谦去江浙沿海量地筑城。

其中,方鸣谦在金山负责建造卫城,设计得最好,筑城成方,各三里,卫指挥所设在城内,可以左右策应各城抗倭。

他在乍浦、柘林因地制宜,筑的是圆城、长城,由此民众称他为“方圆长”,倚靠横山,以此山南北为点,围成呈方形的三面土城。

并且此人在防备倭寇上,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大多都会采纳,而事实也证明他所说的全都是良策。”

“哦,朕想起来了……”

“陛下,只是此人是方国珍的从子……”李福迟疑的道。

朱允熥道:“朕记得当年有个贼寇在海上作乱,北官府通缉,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

与其兄方国章、其弟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抢劫过往船只,阻塞海路,方国珍首义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呢,

不过至终还是归顺了皇爷爷,余部收编充船户,隶各卫为军。倒是不枉他活着一遭……

连方国珍这样的枭雄都成为大明的朝臣,那他侄子自然也可用!”

李福忙行礼道:“陛下气度恢宏,非常人可及!”

“少拍马屁!”

吩咐道:“让方鸣谦去协助马和出使西洋!”

“是,奴婢遵命……”

……

这几天铁铉过得无比惆怅。

每天一回到家中,就会收到好几份名刺,都是前来拜会的,而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却不言自明。

铁铉只好装聋作哑,根本就不敢和他们赴会见面。

可是这日从商贸司下值的时候,还是被人给逮了个正着。

怀庆公主的驸马都尉王宁,颖国公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