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玄幻奇幻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2章 江南风情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1486 05-26 05:43

, 适当活动一下很有必要。”李青道, “苏杭的好,并非只有那几处名气大的地方,逛逛闹市什么的,也别有一番滋味儿。”

“也是。”朱见深伸了个懒腰,走向一旁洗漱。

小笼包,小面,小凉菜……两人大饱口福。

这边的饮食跟京师有很大不同,大早上就吃荤菜,不过,做法很清淡,倒也不油腻。

当然,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富有。

江南本就是富庶之地,开海通商,更是占了大便宜,仅是丝绸这一项,就带动太多人就业。

从种桑养蚕,到抽丝纺织,数十道工序,形成的产业链无比成熟,到处可见与丝绸相关的产业。

不然,朝廷也不会把织造局放在江南了。

尤其是海商下放民间后,江南百姓获益甚大。

两人在繁华大街逛着,一路走,一路看,朱见深眸光欣然,叹道:

“若是天下百姓,都如这里一般,各省州府县都这般富庶,那该多好。”

李青笑笑,道:“五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做人不能太贪心,如此这般,已经很不错了。”

“是啊,大明如今人口太过庞大,能人人吃得上饱饭,就已难能可贵,我是太贪心了。”朱见深轻轻点头,“历朝历代,哪有这么多人口,唯我大明……太宗英明啊!”

“太宗是英明,不过,三宝也居功至伟好不好?”李青道:“永乐豆、宣德薯可都是三宝带回来的,就连吃火锅用的辣子都是三宝从海外引进的,你不能全把功劳安在你祖宗头上。”

“我当然知道这些,三宝太监的事迹谁不知道,那些个奴婢,可都把他当榜样呢。”朱见深含笑点头,“就连汪直,也是如此。”

说到这儿,他沉默下来。

李青也没了谈天的兴致。

两人一个想起了汪直,一个想起了三宝。

逛了数条街,目之所及,皆是富足景象,两人满脸欣然,心中欢喜。

接着,二人又去了茶馆听书。

眼下的大明,各种小说层出不穷,俨然成为了继青楼、戏院之后,第三大娱乐产业。

食物的满足,文化的积累,以及强盛的国力,让百姓在温饱之余,也逐渐开始往精神享受上靠拢。

茶馆人满为患,听书的不少都是平头百姓,工商业的发达,使得他们也有了享受生活的资本。

李青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过喜悦之余,也在为未来担忧。

在这个时代,王朝发展到这种程度,已是极限,再想好,几乎不可能,除非……科技大爆发。

但这个……李青无能为力。

莫说是他,就是把后世一批最顶级的科学家弄过来,也一样束手无策。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没有丁点儿科技基础的情况下,谁过来也只能干瞪眼。

唯一的可能,就是往工业化发展,提升生产力,降低商品的成本,从而赚取全世界的钱。

可问题是……工业化和资本挂钩,资本又和官绅挂钩,官绅太强便会倒逼皇权,这其中的度,若拿捏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

李青不得不谨慎。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最好,也是最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一圈下来,已临近晌午,两人回到了酒肆。

唐广德依旧热情,立即让伙计送上丰盛酒菜,并叫来儿子作陪。

再见唐寅,李青没了昨日的激动。

昨日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儿时影视剧中的风流大才子,突然出现在眼前,造成的视觉冲击力。

冷静下来后,他便也不激动了。

不过,或许是有那层滤镜的缘故,李青对唐寅的感官很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