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西北之王

第695章 唐朝式的睚眦必报与以德报怨(上)

西北之王 禁区中的幽灵 1197 01-15 10:00

应该适应民众所需、给民众他们想要的东西。想要让中华文明, 在全世界、在一个多元化已到了极致的安西生根发芽、再创文明史上的辉煌。唐朝清楚地意识到, 有些不必要的繁琐一亢杂都该摒弃,一切以实用、通俗易懂为基本才是正确的。

过去,蔡元培等人搞过一次“新文化运动”。但当时只是让东部地区的中华儿女们,开始喜欢而接受新文化。其实呢?就连蔡元培本人写的东西里,如今也经常能见到之乎者也一类的词。

在唐朝看来,要白话文您就白话到底,要文言文您就别想着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去看明白你写的是什么意思。白话文是大众化的,文言文是学究们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乐于接受、喜闻乐见地接受中华文明,唐朝提出了白话文运动。其核心是让无论大学课堂上,还是报纸电视以及电影里,都别出现文言文或者半白半文的东西。

唐朝发起的这个运动,无疑在那些老学究们眼睛里,是一种彻底泯灭中华文明原汁原味的“精华”之举。于是乎,外面战争天天打,安西如今学术上也天天吵得不亦说乎。

支持唐朝的一派,多数都是诸如此时坐在讲堂里、第一排那些大学教师们。他们是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很清楚之乎者也在实际教学中,让他们工作增加了多少难度。所以,他们绝大多数坚定地支持唐朝的号召、响应白话文深入化推广。

反对唐朝的一派,许多人实际上也就在这个讲堂上。但他们来大学里,只是客串讲下课、混个教授一类的名头同时,按客串场次和时间赚点外快而已的研究为主学者群体。

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有三百天都是在作着文化研究的,最多只有三十五天是到一线接触学生们的。久而久之的,他们的理论远胜于实践。可惜,任何东西都一样,一头彻底压倒另一头、完全失去平衡以后,必然会产生脱离的效果……

这个历史学生,当然很清楚如今在天京大学校园中,正上演着一场以客座教授为主文化保守派与以一线教师、教授们为首的文化改良派激烈斗争的大戏。在这场戏里,唐朝与台上二位,没有去玩弄权术,但却都绝对坚定地站在文化改良派队列中在唱着主角。

在一群改良派领导面前,你敢搞繁文缛节式的讲解,那不是给自己找不在吗?这就是这个历史学生身边那个同学拽他衣袖的主要原因。

迅速结合当下情形,这个历史学生猛然醒悟过来。于是,再讲下去的时候,他完全变成了大白话来讲解:“话说,在中华古代有那么一个异常混乱的时期,被成为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代的开始,是中华当时的中央王朝、周朝无力控管天下,导致诸侯纷争、群雄逐鹿……

正如伟大领袖所说过的,一个时代的开始、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结束那个混乱时代的,是当时周朝分封的秦公国最后一个公爵嬴政。他能够结束一个时代、开启一个大一统的新时代。

是与在其父亲那一代秦国的首相密不可分的,那个人叫做范雎。这位范首相呢,他绝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