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辛亥大军阀

第八百九十五章 制导时代的来临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1187 01-16 04:35

“这玩意那么贵,要是还打不中上头那些人怎么舍得采购了!”

他们口中的这玩意乃是中国海军里最新列装的一种航空炸弹,这种航空炸弹并不是传统的航空炸弹,而是一种电视制导炸弹。套用后世里的时髦词汇说它是属于精确制导炸弹的一种。

中国的制导炸弹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主要也是海军在进行研发,海军之前研发过目视+无线制导的炸弹,但是后来发现效果很不理想,于是后来改用电视制导。但是这种可以算得上最为新锐的新技术武器技术难度非常大,海军研发试验了好几年后才在去年采购了小批量服役,并正式名为1943式航弹。

而这也是中国第一种大规模装备的制导炸弹,前几年的那些试验型号可不算在内。制导炸弹其他国家也都有研发,德国和美国都有,不过他们的制导炸弹性能一般般,可靠性极差,也就是和中国海军前几年里的那些试验型号差不多。抡起成熟性和可靠性远不如1943年式航弹。

说起制导炸弹,也就得说说导弹了!

不过制导炸弹和导弹是两码事,因为中国海军目前采用的制导炸弹用的是电视制导模式,而且是无动力的炸弹。导弹却是属于有动力的火箭弹,然后加装引导头,采用雷达制导或者红外制导等方式。

对于导弹的研发,基本上都是从中国的核弹工程中分裂出来的,中国的核弹工程为了取得投送核弹所用的载具,一直在研发超远射程的导弹,里头所射击的火箭发动机技术也是推动了战术导弹的发展。

海军就是最开始想要研发一种反舰火箭,而根据当时国内的技术力量,火箭本身是没有太多的技术问题,国内的那些火箭专家们随便都能够弄出来一枚火箭,射程随便你要几十公里哦还是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都没有问题。但对于现今的中国而言,导弹的难点不在于火箭,而在于引导部分。

如果是核弹载具的话,不用考虑太多的命中精度,用惯性制导就足够了,但是用来反舰的话,就得需要非常高精度的引导系统了,其中最为希望的自然是雷达引导。

而里头又设计到了雷达小型化的问题,要把雷达装进火箭里难度可不小,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海军研发了多年的舰对舰导弹还是处于试验状态中,暂时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实用化的阶段。

然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弹分支,也就是对空导弹上,同样是面临类似的问题,不管是雷达制导还是红外制导都有着不小的技术难关,至少短期内是看不到他们服役的了。

陈敬云对于导弹之类的新式武器也没有太大的急迫性,虽然这些武器的技术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现今的技术水平,别看二战当中各国都已经有了类似导弹的计划,不过除了德国人的v1/v2这些惯性制导的地对地导弹外,又或者是制导炸弹外,其他的雷达制导导弹或者红外制导导弹基本都还处于初步研发的状态,历史上这两种武器服役的话基本都是五十年代后了,而导弹成熟并大规模运用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年代以后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