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其他类型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

第 38 章 相看

亲密无间、玩伴们不会天南地北各自飞……人生是一场永远不会散席的宴会,只需尽情享受此刻欢娱。

媒婆的出现无疑粉碎了小孩子的天真幻想。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谢拾万万不能接受:“大姐还小,哪里需要相看人家?”

刘氏“嗐”了一声:“你大姐翻过年来都十七了,继续留在家里,就成老姑娘了!”

“把人招进门来不就好了?”不经大脑的话脱口而出,谢拾竟觉得这个主意挺不错,“大姐脾气这般好,谁知去了别人家会不会受欺负?不如招个上门女婿罢。”

他兴致勃勃提议着。脑海中甚至开始给未来姐夫列出条条框框的要求:嗯,要长得好看、性格温和、识文断字、善解人意……

只可惜,一枚又一枚幻想泡泡才从头顶漂浮起来,就被他娘一个巴掌拍成了粉碎。

旁边的余氏实在听不下去了,一巴掌拍在儿子的脑门上:“不该你操心的事净跟着瞎操心!愿意入赘的能是什么好男儿?听你瞎支招,只怕误了梅姐儿终身大事!”

谢拾:“……”

被亲娘强势镇压的谢拾,从头灰到了脚。

一票否决儿子的发言,余氏转头与婆婆和妯娌们继续商量未来的侄女婿人选,兴致勃勃的模样,看上去倒比刘氏这个亲娘还要投入——谁叫她只生了一个混小子,选女婿的体验只能在侄女身上找呢!

再看老徐氏与张氏,表现不遑多让。婆媳几人聚在一起,威力不比几百只鸭子小。

这家的儿子、那家的侄子,一个又一个人选被提出又被否决,彼此之间还顺带交换了许多从前不知晓的各家八卦……说到口干舌燥,便端起桌上的凉水咕噜噜灌上一大口再继续,兴致高昂、不知疲倦。

“全家扫盲”的成效在这几年充分体现出来——

谢木埋头种田,将田里的庄稼与家中的鸡鸭伺候得周周到到,村里哪家鸡鸭稻谷出了问题都向他请教,俨然成了农业专家;

谢林的木工技艺愈发精湛,又凭借书中的独特创意受到本地大户的青睐,便是有人跟风也不影响他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谢森借着售卖一只罕见品种蛐蛐的机会,与县里的一户粮商搭上了线。见他谈吐颇通文墨,为人又长袖善舞,粮商竟聘了他给玉泉镇的一家粮铺当掌柜;

刘氏妯娌几人连同谢兰姐妹俩则是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刺绣技术,卖出去的花样价格都比从前翻了倍。更别提姐弟几人还时不时抄书赚钱……尽管被谢拾逼着学习的过程十分痛苦,可最终收获的成果却十分喜人!

如今的谢家,远远谈不上富足,可在二桥村的地界,已算是条件一流的人家。若非从前谢家始终不曾透露出给谢梅相看的苗头,上门的媒婆早就将门槛都踏烂了。

今日张媒婆的出现就是谢家释放的信号。张媒婆既然来了,其他媒婆还会远吗?

余氏几人还在讨论哪家的儿郎好。谢拾在心里小小哼了一声,默默竖起耳朵,将听到的名字全都记在了自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