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一品江山

第二六一章 判卷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师 1189 01-14 06:48

意思其实挺明白而且文章内容也不错,唯一的毛病就是不说人话……,什么,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其实就是‘开天辟地圣人出” 考生却偏偏用莫名其妙的词汇来表达。

“有必要在说事论理的文章里,玩这样的词句游戏吗?”王安石反问一句道。

“许是以为太学体才能高中,不得已而为之。”考官辩道。

“那本官为了消灭太学体,也不得已而为之了。”王安石说着。便拿起了朱笔。

“且慢,这文章八成是刘几写的!”考官连忙阻拦道:“他的文风我熟悉,就是这个味儿。”

“刘几?”王安石奇怪道:“他是你亲戚么?”

“不是,他跟下官没有任何关系。”考官这个汗啊,也不知这主考是真傻还是装傻,忙解释道:“他是汴京第一才子,朝野公认的状元人选啊。”

“这样的人做了状元,太学体就要上天了……,这关就让他过不了!”王安石说着,用落笔从头到尾像刷墙似的抹了个全红,然后再批上触目惊心的,大批缪,三个字,下令道:“贴到考场外面的大墙示众,以做效尤!”

连刘几都倒下了,考官们也彻底麻木了,再也不去为写太学体的考生争辩。结果那些颇有才学的试卷,但凡使用太学体的,也被统统毙掉,无一幸免。

最后被取中的所有卷子,都是没有用天学体的。办就是欧阳修口中‘说人话,的。

这时就要给这些卷子排名次了。这是梅尧臣等点检试卷官们责任,他们的任务是二次阅卷,一个是查遗补缺,看看有没有遗珠之憾;另一个就是把优秀的试卷推荐给主考,提出初步的排名意见。

梅尧臣早就看好了一份卷子,拿给王安石看道:“这份卷子,诗赋才气纵横,策论篇篇精彩至极,吾辈当为此人让路。”

梅尧臣是仅次于欧阳修的文坛领袖,能得他这样评价的卷子,自然了不得。王安石接过来一看,果然如此……,诗赋最看天赋,王安石平日对人,不太假以辞色,其实有自负的成分在里头,但他看到这份试卷上洋溢着的才气,尽管还欠点雕琢,少些火候,却已仿佛让人看到,他未来一飞冲天的景象了。

“以诗赋论,足以取为贡元。”见王安石点头,梅尧臣道。会试重诗赋,轻策论,这是惯例。

“还要看策论的。”王安石这次却一反到底,道:“诗赋固能显示人的才情,但不过是游戏文字而已。策论才看得出一个人能力和见识。”

“呵呵”,…”梅尧臣心说,不跟人拧着来会死啊?面上却笑道:“这人的策论,也是极好极好的。“说着翻到最后一页道:“尤其是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堪称千古名篇了。”

王安石便阅读起这篇策论来:‘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

他一边读,一边情不自禁点头晃脑,倒不是多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