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葬元

第806、807节 凯旋大礼包!

葬元 武猎 1716 05-20 07:44

可这里有一个致命问题,秦国把鼎从洛阳带回关中,怎么会经过泗水?泗水在后世山东啊。司马迁难道搞错了?(115wx)•(org)

司马迁记载秦始皇曾经到泗水打捞,而汉朝皇帝根据秦始皇的举动,也曾到泗水打捞。可泗水明明在洛阳之东千里,为何跑到那里去打捞?

⅛本作者武猎提醒您最全的《葬元》尽在[115文+学],域名[(115wx.org)]⅛『来[115文+学]+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115wx)•(org)

徐福带到瀛州的秦朝典籍,给出了答案!

徐福典籍记载了秦始皇打捞鼎的地方,不是泗水,而是汜水!

一字之差!

徐福和司马迁谁错了?很明显是司马迁错了。要是汜水,那就合情合理了。

汜水就在洛阳附近的荥阳,当时在韩国都城附近。徐福所带的典籍记载,秦国灭周取鼎后,班师时又去了韩国都城附近耀武扬威,对韩国显摆,经过汜水,运载豫州鼎的船只沉没。

这些,都是《史记》不曾记载的重要信息。它澄清了《史记》的错误。是豫州汜水,不是徐州汜水。

更重要的是,徐福带走的典籍记载了秦始皇埋葬剩余八鼎的原因。

剩余八鼎为何要埋起来?

文天祥奏章中引用了其中一句:“数捞之不得,怒。李斯奏,豫鼎沉汜水,而汜水在豫,豫鼎沉豫,岂非天意乎?始皇遂罢之。后,欲以八鼎葬八州山川,以全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始皇帝数次打捞不到,很是愤怒。李斯上奏说,豫州鼎沉入的汜水属于豫州。豫州鼎刚好沉入豫州的河,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始皇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继续打捞豫州鼎。可是为了弥补缺憾,干脆把剩下的八鼎,全部相应埋葬在各州山川,这样一来,九鼎就以另外一种方式齐全了。

在打捞不到豫州鼎的无奈之下,将剩下八只鼎全部埋葬起来,的确算是一种齐全之法,也是始皇帝的大手笔了。

崔秀宁看到文天祥的奏章,也明白了文天祥的意思。

雍州鼎,是取出来,还是继续埋葬?

要是取出来,可其他鼎找不到,那就是个缺憾。因为有的鼎重见天日,有的鼎还在山川之下,这就是“不齐全”。

可要是不取出来,让所有宝鼎继续埋葬,虽然是齐全了,可发现宝物而不取,也是很大的遗憾。

文先生,把这个选择交给了崔秀宁。

“若取之,则臣起运大鼎,至江陵行在。若不取,则臣另选他处秘葬之。华夏重器,兹事体大,臣不敢专擅…”文天祥说。

文天祥也没有忘记祝贺大唐发现雍州鼎,认为是天下一统,九州盛世的天大吉兆。

崔秀宁从激动中平息下来后,面带笑容的直接批复文天祥的奏章:

“文先生,雍州鼎还是好好取了,请到江陵来吧。陛下的意思,那是必取的…”

她太了解李洛了,雍州鼎既然重见天日,李洛是一定不会让它继续埋葬的。

哪怕其他鼎找不到,雍州鼎和冀州鼎也要保护在皇宫大内。

全部埋起来了,理论上的确是“齐全了”。可

(115wx)•(org)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