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卖国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1179 12-15 11:05

想江南……直隶土仪, 一半要销往京城, 一半却是要销往江南。以沧州为中心,北接京城,南连江宁,铺设一条贸易流通之路,大有可为!”

李诚听了,眼睛一亮,低声道:“江宁?”

曹颙点点头,道:“是,江宁,只是规模不必像京城这样大,在繁华之地,有上几间铺子就好。”

李诚他籍贯虽是直隶,可却是在江南生、江南长,江南就跟他的家乡一般。即便听曹颙偶然提及,心里都生出几分追忆。

想到李家的兴衰,李诚心里酸酸涩涩的,说不出什么感觉。

李诚的神情又黯淡下去,京城也好,江南也好,都不是他能去的。在京城风头太盛,容易将名字传到御前;在江南的话,李家子孙的身份,又太过敏感。

他现下要做的,是在总督府这里长见识,而不是出风头。

只要让李家沉寂下去,才能让皇上慢慢消除对李家的恶感。现下提及这个,还为时太早。

“沧州,年后你就去沧州!”曹颙道:“除了果蔬与棉花集散地,我还计划在沧州设个全国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只是因没有先例,所以职位只能挂在总督府下,品级也只能暂定为八品。”

七品以上为官,官职的任命权,在吏部手中;七品以下为吏,总督府直接盖印就能任命。

曹颙与李诚的看法一样,李诚现下宜稳,不宜快。反正他年纪在这里,在地方上好生磨练几年,有益无害。

随同曹颙来直隶这一年多的时间,李诚先是在幕僚院当了几个月差,而后在书吏房当了几个月刀笔吏。

等曹颙想起弄个“驻京办”时,就将进京购地的差事交给李诚。

不管是做什么,不能说完成的十全十美,也是尽心尽力。

落脚即实地,李诚由豪门阔少,已经蜕化成摸着官场边的新人。

曹颙很满意。

李诚眼睛已经湿了,站起身来,在曹颙面前长揖到底……

腊月初五,京城有旨意到,宣曹颙进京陛见。

于是,曹颙又顶着风雪启程,腊八当天赶到京城。

进京后,曹颙便直接到宫门外递牌子请见。

牌子递了没多久,便有个小太监过来传口谕,引曹颙前往养心殿。

这小太监眼生,看着服侍是没品级的内侍。在僻静处,曹颙从荷包里摸出个二两重的金锞子,悄悄塞到这小太监手中。

这小太监接过,不动声色地拢进袖子里,脸上已经多了几分热络,道:“早听说曹大人待人最和气不过,果然名不虚传。”

曹颙见他肯开口,便也随口问上两句不相干、不犯忌讳的话。

那小太监都小声答了,态度很是恭敬。

将要到养心殿时,曹颙才问道:“我奉旨从保定回来陛见,不知这几日,外官陛见的多不多?”

那小太监想了想,道:“小侍这几日,到前头传过几回人,多是几位相爷,还有六部的老爷们递牌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