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九百一十三章 诊脉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1183 12-15 11:05

是冷了场。

马屁拍在马腿上,谁不知道四福晋只有一个嫡子,还早就天了。

四福晋神情僵住,早有知趣的婆子,上前引了那大夫下去。

众人皆屏气凝神,初瑜见状,拽了四福晋的袖子,低声道:“四伯母

四福晋这刀拙曰神来,回讨头看着初瑜,似悲似泣一半晌方道!“知冲赞懵晖的本命年,要是他还在,想来也早该娶妻生子” 说到最后。仿佛陷入回忆中。

“四伯母” 初瑜知道劝什么都是虚的。就不再说话,陪着四福晋缄默。

四福晋只觉得胸口钝钝的,长吁了口气。神情已经恢复如初,笑道:“瞧我竟扯这些没用的。天色不早了,还是先赶路。”

这会儿功夫。已经有几个,婆子抱了锦垫等物,将驮轿收拾妥当。

四福晋想了想,没有从王府仆从这边挑人,而是传了吴盛,说了初瑜有喜之事,叫他从曹家仆从中挑几个行路稳健的抬轿。

吴盛早就候着,听了这个消息,真是又惊又喜。

惊得是,山路颠簸。差点没出事儿;喜的是府里要添丁,真是天大的好事。

最后。初瑜上了驮轿。曹府两个健仆抬着,旁边还有几个婆子媳妇驱步相随,护着左右。

吴盛又挑了六人,两人一组,与前面这两人换手,小心翼翼,总算绕过这段山路,回到官道上。

众人皆松了口气,四福晋赶紧所人停了马车,将初瑜接回到马车上。

行到怀柔,众人进了驿站。

驿承听说是亲王福晋回京,的少不得殷勤一番,安排了独院上房。

虽说剩下的官道是近两年修缮的,平坦得很,但是四福晋有所顾及,也不敢再像先前那般赶路。

怀柔到京城八十里,一行人又行了三日,才平平安安的到了京城。

四福晋原想亲自送初瑜回府,但是初瑜怎好托大,加上也知道四福晋府中有事儿才回来的,便道谢一番,请四福晋先回王府。

四福晋见初瑜气色颇佳,并无不适之处,才与她分开,各自归去。

等初瑜乘坐马车,到了二门外,李氏已经得了消息,使丫鬟绣鸽带着两个小丫头到二门外相迎。

看着乐春、乐秋小心翼翼地扶初瑜下马车,绣鸽虽觉得奇怪,还是上前一步,笑着说道:“给太太请安,老太太得了消息,正巴巴地等着呢。”

初瑜点点头,放开乐春、乐秋的胳膊,进了二门。

兰院上房中,李氏算了算日子,自言自语道:“怎么这么早就回了,,要是再熬几个月,保不齐就有了她记得清楚,丈夫生前曾专门交代过,子孙凋零是家族兴盛大忌。要是儿子三十岁还不添丁,就叫她劝媳妇给曹颐纳妾。

儿子今年二十八了。

见了媳妇进来,李氏少不得抱怨两句,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不是叫你在热河带着,同天估他老子一块儿回来了?”

“老爷随扈行围去了,要九月能转回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