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一卷 危局篇 第五十九章 长江水道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1201 12-24 10:03

要拿下了临安,当年吴王夫差都城苏州被攻破后地那一幕就会重现。宋军的军心会立刻焕散。就是赵祺有通天彻地之能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到时,你再挥军北上。与忠和一道围歼赵祺之军。” 重重一下敲在地图上道:“那将是犁庭扫穴之势,不可阻挡!”

忽必烈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博得那么高的声誉,确实不是幸至,真的称得上雄材大略,居然敢下这么大的决心,冒这么大的风险,着实不容易。诚如他所言,李隽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动用的军队了,李隽把所有地军队都用来围困郭侃,也仅仅是困住而已,要想吃掉郭侃这头狮子一般凶猛、狐狸一样狡猾的敌人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间。

可以这样说,在李隽和郭侃的较量中,两人势均力敌,在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了谁,这就好比平衡的天平,只要一根头丝就可以打破这一平衡。忽必烈手里还有众多的力量没有动用,而李隽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动用的力量了,因而能够在天平上投下头丝地只能是忽必烈,而不是李隽。

五卫军是忽必烈的近卫军,驻守在大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忽必烈一次性投下三卫,还有蒙古总预备军之称的怯薛兵团,如此大的力量就不是一根头丝,而是一个非常非常有份量的砝码,只要这支军队一到,天平会急剧失去平衡。

怯薛兵团组建于成吉思汗时代,最初只有一万人,到了成吉思汗晚期就达到了十二万人。这支军队有蒙古总预备队之称,可以想象在蒙古军队中,这支军队有多重的份量。这支军队主要是蒙古功臣的后人,也有忠诚的色目人和汉人,装备精良,训练严格,轻易不会出动,一旦出动,那就意味着志在必得。

忽必烈不愧为优秀的战略家,分析了江南地形势,决定投下这支总预备队,给李隽以决定性一击。如此巨大地一支力量,不要说是按忽必烈奇袭临安的战略部署进行攻击,就是在常州一带上岸,和郭侃前后夹击李隽,没有机动兵力地李隽也是抵挡不住,几十万宋军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忽必烈这招真的称得上够高明,也够狠。临安一给攻下,消息传来,必然是军心焕散,要找到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恐怕只有“天崩”二字了。和吴越争霸时期吴王夫差的命运差不了多少,当苏州给攻陷时。夫差正在北方与晋国争霸。消息传开后,骁勇善战地吴国士兵大规模逃亡,短时间内就彻底崩溃了,吴差最终不得不自杀。

博罗欢还以为忽必烈要他率军在常州一带上岸,与郭侃前后夹击李隽,没想到忽必烈的计划竟然是这样大胆,先是吃了一惊。想明白其中的好处,马上就是大喜。道:“皇上圣明!真要是这么打的话,不出两月,南朝就会破灭。”

“差不多就那时间。”忽必烈很是满意博罗欢的准确计算,道:“你也不要掉以轻心,你的行动一定要快,一定要赶在忠和还能支撑下去之前完成拿下临安的任务。忠和入伏很是仓促,补给不会太多。很难支撑得长久。以朕估计,现有地补给加上宰杀战马,也只能勉强支撑两个月,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三卫军和怯薛兵团已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