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十二章 新事新气象(下)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1198 12-24 10:03

(按:后世多讥评汉武大帝。赞美文景之治, 其实有误。汉武大帝只用了几年时间取得的成就就过了文景二帝数十年的成就。)

李隽他们君臣见面。气氛本来就不错, 再给李隽如此一说笑,气氛就更好了,个个都是笑得前仰后合,开心之极。

6秀夫笑着道:“皇上,臣斗胆以为说笑可,用起来不可。朝庭的经济条件才刚刚好转,固然是喜事,但是朝廷花银子的地方多着呢。”

“6秀夫质直,果不其然。此话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很是醒脑。”李隽在心里对6秀夫大加赞赏,道:“6秀夫所言极是,只能当作说笑,当不得真。”看着李庭芝笑道:“祥甫,你地华恐怕又要多起来了,你的好心情也维持不了多少时间,又会给银子弄得没有心情。”

李隽虽没有明说是什么事情会把让消失不少的华再上李庭芝双鬓,但李庭他们都是才智非凡之人,哪有想不到的道理,自然明白李隽说的是即将到来的北伐大业,将是无底洞,银子会象流水似地流出去,到时李庭芝这个中书省大员又要愁了。

即将到来的北伐必然是起倾国之力而为之,军费开支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不要说刚刚才好转的南宋经济,就是有几座金山银山也会用光。

“皇上请放心,臣尽心竭力也要保证军费开支。”李庭芝信心十足地道:“只要朝廷需要,臣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弄到银子。有了现在的经济基础,臣斗胆预测,朝廷会更好。”

万事开头难,李隽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以现在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很好地结合了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南宋投入大量的银子去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去大量采购军需,这会拉动南宋经济的展,即将到来的北伐也有这种作用,要是用得好地话,南宋地经济基础将会更加厚实。

有人说“战争是流血的伤口”,一个不好会把国家拖夸,甚至毁灭,这在历史上地的确确出现过。但是,并不是说就没有办法医治这个伤口,只要很好地协调好“黄油与大炮”的关系,国家就会从中受益,会越战越强。(按:黄油与大炮是一个经济学上的例子,黄油是指民生用品,大炮是指军需品。)

要国家在战争中越战越强,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以战养战”了。从征服地区收括大量地财富,使得自己变强变富。成吉思汗在世时主导的对外征服战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从征服地区抢劫了大量的财富,使得蒙古人富有。

这就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征服地区要非常富有,要有可以掠夺的资源矿产财富。中原的确富有,完全满足这一条件。但那是自己的土地,是华夏子民。根本就不可能通过这种手段达到目地,只能是通过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得国家越来越强大,这就需要一套良好地经济体制。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李隽才顶着压力推行改革,力求打造出一个优秀的经济体制,以此来支撑光复战争。有了良好的经济体制,即使战争打完了。老百姓也会从中受益。原因就非常简单,良好的经济体制是国家的基石,不仅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